【摘要】多高层建筑因结构复杂,施工周期长,混凝土浇筑量大,工程质量及安全等方面均有其特殊性,其施工工艺和控制措施要求高,本文介绍其具体控制方法及措施。 

  【关键词】多高层建筑;混凝土强度;“三线”控制;裂缝控制;设计施工控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科学和建筑技术也有了高速发展。尤其在城市,随着土地的紧张及为充分发挥土地的综合利用率,高层建筑正在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一般对于建筑物高度的区分是: 9~16层(<50m)为一类高层,17~25层(<75m)为二类高层, 26~40层(<100m)为三类高层, >40层(>100m)为超高层。作为某建筑面积达13870m2的综合楼,其结构复杂,施工周期长,混凝土浇筑量大,工程质量及安全等方面均有其特殊性,其施工工艺和控制措施要求高,所以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应抓住关键核心的重点,才能满足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 

  1. 高层建筑强度控制 

  强度主要是指混凝土强度。高层建筑由于混凝土用量大,施工周期长,气候及工作条件影响因素多,有时会发生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甚至不合格的现象存在。 

  1.1配合比选定。工程开工前,一般均要按设计要求,经试验室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要到法定实验机构做级配试验,待级配报告出来后,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实验室配合比),在实际施工时照此执行。但问题在于级配与现场施工过程中是否相符。有资料统计显示,若因砂的含水率增多,砂率下降2%~3%,混凝土强度将下降15%~20%,而水泥数量影响为5%~20%,石子及砂的级配影响为5%~20%;水灰比多增加1%,混凝土强度降低5%~10%。既然如此,就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1)根据地区市场原材料情况进行不同配合比的试验,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配合比的及时调整,如5~40mm石子,M<2.3细砂做一组; 5~40mm石子,M≥2.3中粗砂做一组等。 

  (2)对实验室配合比结合原材料的含水量、含泥量进行施工配合比调整,以确保实验室配合比的实际通用性。在实际施工中要加强原材料把关工作,砂石级配不良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如适量掺入0.5%~10%砂石等。 

  1.2严格养护制度。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合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情况下,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现象。分析其原因,多为抢工期、养护时间严重不足造成。据有关专家测试结果,其强度比:全湿养护28d∶全湿养护3d∶空气中养护28d=2∶1.5∶1。由此可见养护的重要性。 

  (1)对大体积浇筑量大的混凝土应有养护方案,从养护开始至养护结束应有专人负责,从主观意识上要对养护有足够的认识。养护方案中应从人员、水源、昼夜、覆盖等多方面措施进行考虑,不遗漏关键细节。 

  (2)加强养护期的督查。对养护采取的措施及现场养护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养护的有效性。 

  1.3加强混凝土强度评定。 

  (1)剔除试块制作的不规范现象。根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规定,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1个验收批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 

  (2)高层建筑由于施工周期、混凝土浇筑、养护气候条件等相差大,混凝土试验值的离散性也较大,即标准差过大,如果笼统地作为1批来评定,很可能不合格,因此应分批,按条件基本相同的划为1批进行评定,这样既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也符合现场实际。 

  2. 高层建筑“三线”控制 

  轴线、标高、垂直度类似于建筑物的经络。对高层建筑来说,由于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经常会发生位移或不准现象。“三线”控制是高层建筑的一大难点。 

  2.1垂直度控制。 

  (1)控制垂直度是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基础,也是关键环节之一。为了控制建筑大楼的垂直度,首先应根据大楼柱网布置情况,先将大楼4个边角柱的位置确定。在安装4个边角柱的模板时,沿柱外层上弹出厚度线,立模、加支撑,采用吊线的方法测定立柱的垂直度,在保证垂直度100%后,对准模板外边线加固支撑、浇筑混凝土。待四角柱拆模后,其他各列柱以该4柱为基线,拉条钢线,控制正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2)过程中的垂直度控制,应用激光仪加重锤进行双重校验,这样更能增添垂直度的准确性,同时加上内、外双控使高层建筑的竖向投测误差减小到最低限度。 

  2.2轴线控制。 

  2.2.1轴线传递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脚手架与施工层同步向上,导致从外围一些基准点无法引测。因此在±0.00结构施工复核轴线无误后,以1层楼面为基准,在最长纵横向预埋多块200mm×200mm×8mm钢板,在钢板上标出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 2层及以上施工时,以1层楼面为基准在每层楼面相应位置留设200mm×200mm方洞,采用大线锤引测下层楼面的控制点,再用经纬仪及钢卷尺进行轴线校正,放出各层轴线和细部尺寸线。 

  2.2.2过程线的控制 挂起两条线,浇好剪力墙,这是过程线控制的关键。浇筑剪力墙,宜用18mm厚优质胶合夹板,外墙外围组合固定大模,内墙散装散拆进行组合模编号。这样墙体平整度得到了保证,但更要注意墙体的垂直度。为此:(1)模板支撑时严格控制好剪力墙的四角,确保4个角的垂直度偏差在最小范围内;(2)浇筑混凝土时,在剪力墙外平面的腰部和顶部挂双线,确保线和模板始终保持一致,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从而达到线形控制的目的。 

  2.3标高线控制。 

  (1)在每层预控轴线的至少4个洞口(一般高层至少要由3处向上引测)进行标高的定位,同时辅以多层标高总和的复核,然后辅以水准仪抄平,复核此4点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以确保标高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