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表达个人观点,非典型建筑评论,尝试从其他角度来剖析行业。来源于团队内部一次技术交流会,今整理成文,与大家分享共勉。对于本行业的年轻人可能略有一点帮助,行业大咖们看过笑笑也就罢了,不喜勿喷!

一.什么是行业新常态?
当下经济大背景:“世界工厂”的称号正在离我们远去,引以为傲的地产高速增长也戛然而止(除了最近如回光返照般的一线城市房价疯涨),国际热钱的净流出裹挟着无数阴谋论扑面而来……总而言之一句话,国家正身处经济转型的关键期。

那么这个“转型期”对我们行业带来了哪些影响?
最直接的就是设计业务量的断崖式跌落,已经承接的业务设计费一降再降,设计回款一拖再拖,与之相关的设计企业降薪、裁员、倒闭,当然也有部分“光鲜”的公司玩起了跨界、整合、洗牌,但我们看到最多的还是从业人员的辞职、改行、创业……一时间人心惶惶,哀嚎一片,面对行业寒冬,显然有很多人没有做好过冬的准备。

但是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所有行业发展的必然规律,当然建筑设计也不例外。
当行业处于发展初期,姑且把它理解为建国后到90年代房地产开发市场化起步,这一时期生产资料紧缺,产品紧俏,从业人员较少,市场以产品为导向,往往以所谓的产品成本作为定价的依据,属于高速增长的暴利阶段,这一阶段的甲方是抱着现金,守着设计师,等着出图;
当行业处于发展中期,行业门槛降低,从业人员大量涌入,随着市场化程度加剧,产品供过于求,定价权向顾客转移,降价是行业内必然趋势,这个阶段也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再加上特殊的宏观经济形势,从业人员倍感煎熬;
当行业处于发展成熟期,行业门槛逐渐提高,市场以顾客为导向,掌握顾客核心诉求的企业将重新获得定价权和良性发展的契机……其实所谓的行业新常态正是行业从中期往成熟期过度时的震荡与阵痛。

首先应该从悲观的情绪中振作起来,梳理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此处省略一万字,网上的资料已极大丰富,该文不再赘述),我认为将迎来高增长的行业至少有6大类:

1.  农业,具体指的是农业现代化和土地市场化,也就是我们说的第四次土改。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土地改革对社会经济制度的影响都相当深远,其中最早的一次直接导致从奴隶社会进步到封建社会,我相信第四次土改将释放出巨大的社会潜能,为整个中国经济注入活力,当然建筑设计行业也不例外。
2.  工业4.0,也就是柔性工业生产线,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同时为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奠定基础。
3.  互联网行业,作为以技术崛起带动的行业,个人特别看好其中的大数据技术和大数据思维,大数据的普及将具有跨时代的意义,而且我也期待大数据在不久的将来能普遍应用于建筑设计行业(后文阐述)。
4.  文化产业,文化类产品定义宽泛,潜力巨大且无处不在,突破30亿票房的《美人鱼》就是最好的例子。据统计,未来中国有超过一个亿的中产阶层,他们对文化产业的高端需求必然带动整个设计行业,对应到建筑设计行业最明显的是旅游规划、建筑的文化改造等。
5.  能源行业,作为高门槛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对建筑设计有没有直接的利好关系我不太确定,但一定会引导建筑技术的提升。
6.  金融行业,这个高逼格行业实在没必要班门弄斧,我只知道资本账户管制解除、人民币国际化……等等利好消息,况且任何行业做到最后都是金融,包括建筑设计行业。

以上这6大高增长行业,至少有3个对建筑设计行业有直接带动作用,因此在行业新常态下除了养精蓄锐、韬光养晦之外,我们还应该为下一个“黄金十年”做些什么准备?

最近网上炒的很火的建筑设计跨界、互联网+设计、uber设计等等,个人觉得有些是脱离了建筑设计本身的一些业务模式创新,对行业发展固然是利好,但始终没有切中要害。
其实建筑设计行业是一个很传统的行业,它的运行管理模式还是停留在作坊制——成于人亦败于人,缺乏管理机制,缺乏行业量化标准和管理数据分析。过去的经济繁荣掩盖了很多问题,当年的设计企业经营第一要务是生产,粗放型生产,缺乏成本意识,等到经济形势放缓时才意识到竟从未思考过如何集约化生产……
“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沿用过去的逻辑做事”。——彼得.德鲁克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任何行业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建筑设计行业同样需要求新求变。对于行业本身个人有几点思考: 

1.  建筑设计服务业

在整个合同履行过程中,提供设计成果及过程交互服务,不仅仅是在提供工程设计,更需要关注过程中的客户体验,未来我们和业主签订的可能就不是工程设计合同,而是工程设计服务合同,即强调和强化服务的属性,当然也应该对服务本身有一个合理的定价。其实服务对建筑设计行业并不陌生,这些年大家都有在喊“提高服务质量”的口号,但是在实际的工程设计过程中和广大傲娇的建筑师心目中,服务真就不该是设计师干的事。因为一直以来,它就没有成为行业从业者的一个共性,我们始终认为自己做的是设计而不是设计服务,服务被我们理解为一种委曲求全和牺牲。

其实在我看来,设计服务就是综合解决设计问题。北欧航空公司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例子,他们希望为顾客提供一种乘坐空间更宽敞的飞机,于是找到波音公司为他们设计新机型,他们提到的建议是,改变飞机的机舱的截面形状,同时将原本位于截面中间的地板往下移动,这样可以增加上部乘客的承载空间。但是波音公司很礼貌地做出了回绝,并列举出空气阻力等各式各样的理由,以此论证这种设计不可行,最后两家不欢而散。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因为我们就经常用所谓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来回绝甲方的诉求,当然我指的不是要建筑师放弃自己的职业底线无条件地迎合甲方,而是真正地直面问题和甲方痛点,调动所有知识储备和智慧资源去解决问题(有时候甚至不是技术问题),未来建筑师可能分两种,一种除了技术身份外更多地扮演“售前售后服务人员”,专门负责对接并拆分客户的问题,另一种则负责具体的技术服务,而其他的非技术问题,则要考验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这种方式往往要超越我们惯用的技术策略,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是这才是设计行业应有的服务精神——精尽自己,分享他人。

常规的服务行业是满足迎合客户已知的需求,而真正卓越的服务公司是探索满足客户未知的需求,带给客户崭新的体验和价值。史蒂夫.乔布斯发布ipad时,有记者问及乔布斯苹果推出ipad之前做了多少客户市场调研,他那个著名的回答是:“没做!消费者没义务去了解自己想要什么”。

同样的,优秀设计服务公司也一定是通过设计研发创新来服务和引领客户。

2.  设计成本量化控制

我们一直在抱怨设计费一降再降,那么设计费到底应该是多少才合理?回答不出来是因为没有可量化的标准。成本量化不是说要给创造性工作反扣一个价码,而是针对设计行业做成本的量化分析,一个项目的成本底线到底是多少,我相信全国绝大多数设计公司脑袋里都是一笔糊涂账,市场好的时候项目滚动起来没有问题,一旦项目量下来了这道成本底线往往很难把持的住。这里面涉及到很多企业运营的经济账,企业的硬性成本,比如房租、水电、物管这些暂且不提,我们先说设计人工费,这是设计企业最大的一笔成本,设计人工如何量化控制,其中我们又以弹性最大的方案设计人工费为例,方案设计师小张工作一年下来,到底应该支付多少薪酬?如果是年薪制,他有没有达到既定的工作标准?如果是提成制,他到底做了多少量如何界定?多支付影响公司利润,少支付影响员工积极性,支付多少拿不出依据全凭感觉,所以一到年底公司和个人就薪酬问题往往就是一场拉锯战……

对于设计团队的管理,我们一直践行 “设计伴随”的管理理念,针对成本的量化,我们采用《设计伴随——工作量统计表》来核定,如图:

 

1460019380.jpg

该表记录每一个项目每一个设计人员的准确工作量,最后汇总全年所有项目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做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根据数据权重比例来推导个人的工作绩效和全年收益,所有的结论都是以公开数据为依据,对个人和企业都是公平合理。设计企业以此作为人工成本控制的数据支持。

通过人工费数据和企业可统计的固定成本,反推企业经营成本,甚至落实到单个项目成本,从而合理控制项目成本底线。进而借用以往项目数据分析指导未来类似项目的合同制定和项目运筹。强化设计企业成本意识,精细化设计项目管理。成本控制一定以现金本位为原则,即严格控制企业现金流。利用《设计伴随——工作量统计表》可以实时观测企业人工成本消耗,对应资金回笼情况,及时制定对策,保证企业良性资金动向。如图:

 

1460019425.jpg

《设计伴随——工作量统计表》运用了浅显的数据思维——创建数据、利用数据、分析数据。

3.  设计成果量化评价

建筑设计的好坏与否,究竟应该由谁来评价?应该怎样评价?由我们的客户?用户?还是所谓的专家?设计在某些方面本身就是一项很主观的创造活动,针对设计成果的评价也往往伴随着参与者的主观性。主观性是一把双刃剑,当建筑还停留在设计阶段的时候,人们无法身临其境地去感受空间,大家都是凭感觉在沟通,设计师表达的“好”是一种感官的好,契合了沟通对象的感官认识就会得到积极的回应,但是如果设计师坚信的方案没有契合沟通对象的感官认识,那么得到的回应往往就是消极的,于是进一步的沟通将变得被动,因为设计师除了继续宣扬感官的认知,没有其他的技术性支撑来论证自己的设计。

建筑设计本来就是一门“经验科学”,那么除了依靠有限的经验(无论这个经验是来自于设计师本人、甲方或者专家)来评价设计成果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性?我认为应该创建一个第三方评价机制——数据分析+用户评测。

数据分析:设计前期需要整合大数据思维和技术,收集设计相关数据提供技术支撑。目前有些策划公司已经开始利用大数据技术指导项目规划和定位,当然我希望未来建筑设计与大数据能有更亲密的接触,建筑师能更主动便捷地利用大数据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应用于设计之中。当你需要在市中心一个传统高端商业项目中加入一种新的业态以带动人流时,大数据告诉你的答案可能是“农贸市场”,你不仅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论证这种需求的合理性,你甚至可以算出市场需要设置的合理面积以及市场对整个商业项目人流量的增量贡献,这一切都不再是感观认识,而是实实在在的数据呈现,数据本身将作为评价的依据之一。

用户评测:现在是以用户为导向的产品经济时代,产品设计需要快速试错,需要不断地交互迭代,最后才能进化为一款真正成功的产品。建筑设计更是需要如此,动辄千万上亿的工程,在前期设计阶段更是需要不断地快速试错以确定市场和用户的真实需求,一旦误判将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过去通用的方法是在前期利用市场调研预判用户需求,但是这种方式信息收集滞后且真实性差。只有让用户参与到建筑之中才能明确他们的真实需求。VR(虚拟现实技术)是可预见未来最便捷的建筑设计用户评测系统,用户可以提前根据设计方案呈现的虚拟环境体验建筑,并反馈体验,以此做针对性调整,通过这种反复地修正后才进入工程实施阶段。只是基于VR目前的技术水平,暂时无法实现快速试错的快速和成本可控,但相信这道技术壁垒迟早会打破。除此之外,时下流行的众筹其实也是一种提前用户评测的方式,例如丹麦BIG曾经发起过一个烟囱的众筹设计。无论方法如何,提前让未来真实用户参与设计的评测,才是对设计最有价值也是最有效的评价。

4.  建筑设计平台与建筑师责任制

最后一点也是我一直坚信的并致力于创建的——建筑设计平台,未来传统的建筑设计公司将消亡,留下的将是一个个平台公司,平台只输出标准和服务,并不直接提供技术。注意这里指的平台公司和现在流行的互联网+设计或者uber设计不同的地方是,它仍然是一个设计公司,它有自己成型的技术标准体系,并且围绕这套技术标准体系来展开业务。

首先平台公司仍然服务于客户和用户,而且如前文所述是一个纯粹的设计服务公司,它为客户提供综合的技术服务,并且将自身服务标准化,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当然不同的平台公司有各自的服务标准和技术要求,而标准的高低将作为评价平台公司的依据。最重要的是设计平台不同于传统设计企业,不需要聘用大量设计人员,设计平台只需要极少量的技术骨干用于技术对接即可(理想状态是5人),设计平台的运营模式也随之发生颠覆性变化,人工成本将随具体项目开支,没有项目时人工成本即为零。传统的设计企业根据自身的业务量预判,提前招聘或辞退设计人员,以确保合理人工成本,但往往计划没有变化快,业务量的波动导致有的企业人多业务少或者人少业务多,想辞辞不掉、想招招不来,这个过程是巨大的技术资源浪费,而我们要做的是通过设计平台将技术资源合理地分配到有需求的设计市场。

其次平台公司也要服务于设计人员,平台公司与设计人员个人不再是传统的聘用关系,当然这也是基于建筑师责任制的进一步落实,建筑师责任制更强调和鼓励建筑师个人的执业和责任。建筑师只是通过平台与项目发生关系,我们希望设计平台是以《设计伴随》为管理机制的伴随在设计之外的建筑师服务机构。

平台公司将为建筑师群体提供的服务包括:
A 业务来源(以平台公司名义接洽项目)
B 任务拆分(利用《设计伴随——工作量统计表》合理拆分设计业务并分配给相应的建筑师,其中最关键的是设计任务的可拆分化,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将设计任务拆解至最小单元)
C 技术支持(利用《设计伴随——资料库平台》一套全新的资料库管理体系,为建筑师提供可检索的海量资料和素材,如图:

1460019468.jpg

 

D 回收检验(负责所有拆分任务的回收组合,检验达标后交付客户)

当然所有的设计活动都必须严格按照平台公司要求的技术标准来完成,虽然经由不同设计师参与完成,但是最后的组合成果一定符合平台标准的设计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一如既往地强化平台在客户心目中的设计标准和质量。

以上提到的一系列变革构想都是基于《设计伴随》做的一些尝试,但无论行业怎样变革,永远不变的是建筑设计本身。

当下越来越多的建筑师选择转行,抱怨市场低迷,抱怨入不敷出,抱怨工作性价比低……但是在这个行业新常态下,其实是建筑师的就业门槛越来越高,只有真正富有创新精神兼具实力的建筑师才能留下来掘金。

二. 建筑设计的构成

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某种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设计是造物活动进行预先的计划,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度娘(请原谅我的不严谨)

抛开华丽的炫技外衣,我理解设计其实就是计划。
而建筑设计即是针对用户需求的一项建筑工程计划,只是建筑本身的复杂性和社会影响性赋予了建筑师特殊的使命感。具体是怎样的使命感,相信每一位建筑师心中都有自己的一份理解。
在我看来,建筑设计由创作(概念设计)和构建(图纸设计)两个部分构成。

创作是什么?创造来自于选择和组装,选择最合适的部件,并将它们组装成最合适的表现方式,这就是创作。
对此,路易斯.康有这样一番点评,“设计并不是创造美,美来自于选择、共鸣、同化和爱。”
同样是创作,音乐家有几乎无限的选择方式来组合不同的乐器、音符、节奏和难以定义却易于感知的“手感”。画家可以在2400万种可识别的颜色中选择。作家可以使用整个牛静英语词典来选择最贴切的词语。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提供给所有建筑师一套统一的无限量资料库(前提是这个资料库是可便捷检索查阅),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建筑师的设计水平会趋近相同?当然不是。学生时代,老师就教育我们“好的建筑不是学来的,是看(主动性选择)来的”也即是说面对相同的信息,选择什么本身就代表了一种设计能力。同一栋建筑,你看到的是漂亮的窗型,我看到的是诗意的空间,他看到的是社会功能重构……你关注的内容决定了你设计的取向,因此建筑师更应该不断锤炼自己的眼界和思维,用更宽广的视角去省时度事,必要的时候越过技术的层面去探索事物运行的本质。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种创作活动都离不开前期的素材选择,只是这种选择不一定在相似的创作活动之前都重复一遍,甚至于这种选择都不一定需要严格地与具体创作活动对应,选择有时候是潜移默化地进行,“悄悄地”储藏在自己的大脑数据库里,准备着随时被提取出来。
如果说选择决定了你在创作活动中会调取的素材和零件,那么组装则决定了你创作成果的样子。一开始的组装可能是一味地“抄袭”,觉得这个形体不错,觉得那个窗型不错,但是一组合起来就是牛头不对马嘴;后来是融会贯通,知道什么地方选择什么素材组合能达到什么效果;再后来是提炼升华总结自己的建筑语汇,用特定的素材组合彰显自己的设计风格;而最后是大象无形,最好的设计是没有设计,不刻意不强求,只是顺应自然蜻蜓点水……
当然基本的组装能力(设计手段)相信大家在学生时代就已经熟练掌握,之后只是结合实际工程不断学习吸收新的组装方式。具体到操作层面的问题,本文也就不再班门弄斧了。
关于选择和组装在创作活动中的比重,不同的设计师有不同的运用方式。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选择还是组装都需要建筑师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磨练,这些才是建筑师的核心价值体现,任何外部媒介无法代替。
设计伴随 则尝试在选择和组装之前,为建筑师的创作提供前置服务——《设计伴随——资料库平台》,建筑师可以在资料库内便捷地搜索海量设计素材,至于他们会把这些素材组装成什么样子,那就要看他们的设计能力了。同时《设计伴随——资料库平台》也将成为未来设计平台公司的重要运行机制(详《2016 做行业新常态下的建筑师》),资料库平台本身只是一套运行逻辑,不同平台公司选择不同的素材资料加入自己的资料库,资料库本身就带有了一定的倾向性,彰显了设计导向和设计理念,更重要的是平台公司的设计标准需要通过资料库平台来搭建。

构建是什么?说清楚了创作之后,构建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构建是单纯的技术策略,将设计构想转换为一种直观表达和便于沟通的图纸语言。想要了解一只青蛙,传统的解剖不是办法,更好的方式是重构一只青蛙。同样的,构建建筑的最好方式绝不是现有的平面制图方式,传统的绘图方式是将空间平面化表达,这样会造成大量的信息缺失,导致表达不到位、沟通不到位甚至施工不到位。随着技术的更新,未来的图纸语言一定是基于三维技术的空间图纸,而3D打印和BIM则是可预见未来将广泛使用的设计工具。当建筑师开始利用空间工具设计空间时,建构理所当然地变的更加直观和容易。甚至建构本身都可以由设计工具来完成,哪怕是现在用天正绘制一根墙线都包含了很多建构信息……科技的进步带来行业的革新,施工图设计师这一岗位在未来必然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