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作为一种主要建筑材料在我国现阶段广泛用于各种工程建设项目,同样在水利工程中至关重要。它的质量好坏,既影响结构物的安全,也影响结构物的造价,因此混凝土的质量是关系到每个工程成败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从原材料配料标准控制、拌和过程控制、浇筑过程质量控制、养护方面谈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在目前这个现代化经济社会中,任何企业在工程管理方面的终极目标都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利益最大化。在城市化进程发展快速的今天,混凝土作为施工中重要的材料,它的对工程造价有很大的决定作用同时它的质量关系着工程的成败。工程中很多结构物的破坏是从混凝土的破坏开始的。由于原材料、配合比、工艺和技术等原因,造成质量缺陷和质量事故,造成巨大损失费用。因此,我们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要把握好混凝土施工中的环节,就可以从中获取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1 水利工程混凝土配料标准 
 
  1)水泥。水泥起到胶结作用,又是组成材料中价格最贵的材料。恰当的选用水泥对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及经济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1)选样和购货:承包人应按各建筑物部位施工图纸的要求,配置混凝土所需的水泥品种,各种水泥均应符合本技术条款指定的国家和行业的现行标准。每批水泥出厂前,承包人应对制造厂水泥的品质进行检验复验,每批水泥发货时均应附有出厂合格证和复检资料。运输过程中注意不要让水泥受潮,做好防护措施。 
 
  (2)入库:到货的水泥应按不同的品种、牌号、标号、出厂日期、袋装和堆放等,分别贮放在专用的仓库中,防止因贮存不当引起水泥变质。做到先到先用。水泥库尽量搭建在高处干燥的地方,下面垫高30cm,避免存放3个月以上。做好水泥入场的检验、复查验收,对水泥进行试验的项目有水泥的标准稠度、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通过对水泥材料的检验,使得所用的水泥均符合本工程的质量要求。 
 
  2)骨料。如果不是特殊混凝土的话,混凝土最好选用有害杂质、有机物含量和含泥量都不超标的中粗砂。 
 
  (1)细骨料:细骨料通常分为天然砂和人工砂两大类。天然砂是由岩石经风化等自然条件作用后在天然水域中或山间适当地形中形成和堆积的岩石碎屑,人工砂是由岩石破碎而成。水利工程中常用的是河砂,其分布较广,表面圆滑,比较洁净,质量优于山砂、海砂。不同粒径的骨科应分别堆存,严禁相互混杂和混入泥土;装卸时,粒径大于40mm的粗骨料的净自由落差不应大于3m,应避免造成骨料的严重破碎。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应在2.4~3.0范围内;砂料中有活性骨料时,必须进行专门试验论证。 
 
  (2)粗骨料:混凝土常用的粗骨料有天然卵石和人工碎石两大类,粒径大于或等于 5mm,一般合格品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一等品用于强度等级在c30~c60之间的混凝土,优等品适用于高强度混凝土或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砼级配必须满足设计的抗压、抗冻、抗渗标号和其他一系列技术要求。采用连续级配或间断级配,应由试验确定。 
 
  3)水。施工用水也应符合混凝土质量浇筑要求,要对施工用水进行检验,符合施工用水要求的方可用于工程。凡适宜饮用的水均可使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不得使用。拌和用水所含物质不应影响混凝土和易性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以及引起钢筋和混凝土的腐蚀。水的pH值、不溶物、可溶物、氯化物、磷酸盐、硫化物的含量应符合相应规定。通过细致认真分析,在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保证用于本工程的拌合用水符合要求,避免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4)外加剂。用于混泥土中的外加剂(包括减水剂、加气剂、缓冲剂、速凝剂或早强剂等)其质量应符合规定。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结合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通过试验确定外加的掺量。不同品种外加剂应分别储存,在运输与储存中不得相互混装,以避免交叉污染。 
 
  拌合时尽量选用低中水化热水泥,以降低水化热;采用高强水泥以减少水泥用量。根据情况,掺入粉煤灰等掺合材料,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降低水化热,从而增强密实度,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保证混凝土的拌合物的均匀性。 
 
  2 浇筑过程质量控制 
 
  1)模板安装及钢筋制作和安装。以木模板为例,保证模板放线准确,底部承垫层必须找平,模板清洁、湿润、不积水、无杂物、涂脱模剂。模板在拼(接)时要求接缝有规律、感观上能接受,而且接缝也要求严密、不漏浆、缝隙小。在拼缝间还可加设海绵条或橡胶条,以增加严密性。此外,还可将模板拼缝与清水混凝土外型装饰线结合起来,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对模板的加固不仅要计算强度,而且要核算刚度,避免造成变形。因强度需要采用对拉螺栓加固时,应对螺栓位置或穿墙套管等进行放样,使螺栓孔(管)位在混凝土外表面呈规律性排列,符合要求。对柱梁交接处、墙体转角处的模板,应有专门的加固措施,以防止浇筑混凝土后变形。须留施工缝时,前后模板接缝与新、旧混凝土接槎的施工缝均应认真处理,并采取专门措施,以使混凝土接缝美观,接头不变形,不流(挂)浆。钢筋必须进行质量复检,选择有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制作加工,控制浪费现象,钢筋表面必须除锈、清洁,钢筋下料准确,保护层厚度适宜,固定牢靠。
 
  2)混凝土搅拌运输与浇筑。原材料必须合格,随时测定材料含水量,按配合比称料准确,准确控制水灰比、坍落度、搅拌时间。混凝土运输与浇筑的间歇时间应合适,必须在初凝时间以内保证连续施工、分层浇筑。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小于2m,正确掌握振捣间距、时间,防止离析现象。使用插入式机械振捣可使骨料间的空隙被流动性大的砂浆填满,混凝土中的空气呈气泡浮出,多余的水分呈水泡浮出,从而使振动范围内的混凝土更加均匀密实。振捣器要做到不靠模板、不靠钢筋、不靠预埋件。振捣的时间不能太久,时间过长会导致砂子和水泥浆分离,石子下沉降低混凝土质量。 
 
  3)养护、拆模和成品保护。混凝土终凝后开始养护。根据环境温度选择养护方法,正确控制养护时间、次数、养护用水,特别是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采取保温和防冻措施。拆模时,合理安排拆模顺序,特别注意保护混凝土边、角部,严禁人为损坏。拆模后对有条件的基础和构筑物进行合理的保护。 
 
  总之,要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应注意原材料质量的把关和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浇筑时检查模板的牢固度,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工序进行。做好后期的养护和拆模时对成品的保护,确保每个过程中都按照规范进行,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整体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