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方法

  15.2.1 施工工艺流程

  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的安装,包括其控制线路的安装,按土建施工顺序由下往上施工,暗设于楼、地面及墙柱内的线管要配合土建施工进度组织埋设。广播扬声器配合二次装修进行安装,烟、温感探测器在装修贴面后安装,区域报警器、集中报警器均在土建内装修,门窗完工后安装调试,广播扬声器与烟、注意保持探测器的整洁。

  15.2.2 主要施工技术方法

  15.2.2.1 管道安装及系统布线

  1) 所有现场安装之设备、线路、交接位、喉管、线糟,应加以适当的标记以便识别,所有标记必须依照施工图上之列名。

  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管道连接采用螺纹连接,管道与接线盒必须加丝扣套连接。线管与控制盘连接后必须做相应密封处理。所有的管道必须采用无缝镀锌钢管,管道的敷设方式大部分采用明敷,并应在其上涂上防火涂料,若要经过一些防爆或防腐的区域时、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 接线工艺

  导线断处的焊接处理,如图所示。

  导线脱出芯线要求≥8mm,焊锡处外径要比导线外皮略粗,并乘导线焊接半凉时将导线外皮直系同粗或略粗的塑料套客套在焊接处,套管两端要各套入导线外皮30mm左右,并用电工胶布将管固定在导线上。

  a 导线与设备端子的联接要求(Ⅰ)

  要求脱出的芯线约为15mm,脱出的多股芯线要绞合在一起,要将绞合后的芯线按端子紧固螺钉的方向至少绕一圈,拧紧紧固螺钉。

  b 导线与设备端子的联接要求(Ⅱ)

  要求脱出的芯线长度约为10mm,脱出的多股芯线要绞合,绞合后的芯线插入端子侧面的固定孔,拧紧端子固定螺钉。

  c 导线与设备端子联接要求(Ⅲ)

  导线要求脱出芯线的长度约为10mm,脱出的多股芯线要绞合,绞合后的芯线插入端子压板下,拧紧紧固螺钉。

  d 屏蔽双绞线的断线处焊接要求同前述的导线断线处相同,唯一不同是要求将屏蔽层的铜网在断线处的前后一定要接通,即在屏蔽层二总路线或三总路线的传输距离内,不允许出现断点,要求屏蔽层与设备外壳相接。

  4) 探测器安装布线

  一般对于开关敞口在安装布不高。例如H8402型要求:导线:铜线截面≥0.75m㎡,电压≥交流250V;电缆:铜线截面≥0.5m㎡,电压交流≥250V;连接导线的长度应以总导线电阻<40Ω为限,否则应增大导线的线径。

  对于模拟量探测器的安装布线要求较高,大多要求线径≥1m㎡的双绞线或屏蔽线,例如RVS-2×1.0双绞线。

  对于集探测信号与联动控制于一体的信号总路线布线要求更高。例如ZN905B系统使用线≥1.5mm的普通比绞线GENT3400系统使用双芯屏蔽线,分正负极性,单芯截面积为1.5m㎡,每回路单芯总电阻不可超过15Ω,两芯之间电容不应超过0.5μF,电线的屏蔽层必须连接接地。

  5) 导线穿管

  导线必须穿管敷设,建议采用金属管,室外选用镀锌铁管。

  常用导线截面积规格表(部分)参见表如下所示。 

导线截面(m2)  聚氯乙烯电线BV、BVR  导线截面(m2)  聚氯乙烯电线BV、BVR 
外径(mm)  面积(mm)  外径(mm)  面积(mm) 
1.0  2.8  6.2  4  4.2  14 
1.5  3.1  7.6  6  5  26 
2.5  3.7  10.8          

  15.2.2.2 探测器的安装

  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探测器一般安装在室内顶棚上,当顶棚上有梁时,渣打的间距净距小于1m时,视为平顶棚。在梁突出顶棚的调试小于200mm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时,可不考虑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2) 安装在顶棚上的探测器边缘与下列设施的边缘水平单间距宜保持在:

  a 与照明灯具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0.2m;

  b 感温探测器距高温光源灯具(如碘钨灯、容量大于100W的白炽灯等)的距不应小于0.5m;感光探测器距光源距离应大于1m;

  c 距电风扇的净距不应1.5m;

  d 距不突出的扬声器净距不应小于0.1m;

  e 与各种自动喷水灭火喷头净距不应小于0.3m;

  f 与防火门、防火卷帘的间距,一般在1~2m的适当位置。

  g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如图所示。

  h 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i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如图所示。

  j 房间被书房、设备中断等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5%时,则每个被隔开的部分应至少安装一只探测器。

  k 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单蹄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还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l 探测器应避开温、湿度急剧变化的场所,例如在与厨房、开水房、浴室等房间连接的走廊安装探测器时,应避开其入口边缘1.5m安装。

  m 在电梯井、升降机井及管道井设置时,其位置宜在井道上方的机房顶棚上。未按每层封闭的管道井(竖井)安装火灾报警器时应在最上层顶部安装。隔层楼板高度在三层以下且完全处于水平警戒内的管道井(竖井)可以不安装。

  n 楼梯间的顶部应安装1只探测器。楼梯间垂直调试每10~15m应安装1只探测器,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可选在朝向室内的楼梯平台上或上一层楼板的下面,靠近室内便于维护管理的位置。

  15.2.2.3 探测器的固定

  1) 一般而言,探测器是由底座和探头两部分组成的。探测器的默写,主要是底座的固定,探测器旋转卡固在底座上。

  2) 编码型底座带有探测器锁紧装置,可防止探测器脱落。

  3) 在吊顶内安装探测器,专用盒或灯位盒应安装在顶板上面,根据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先在顶板上钻个小孔,根据孔的搁置,将灯位盒与配管连接好,配至小孔位置,将保护管固定在吊顶的龙骨上或吊顶内的支、吊架上,也可以在保护管端与灯位接续处采用波纹管(俗称蛇皮管)连接,以使调整灯位盒位置方便。灯位盒应紧贴在顶板上面,然后对顶板上的小孔扩大,扩大面积不应大于盒口面积。

  4) 由于探测器的型号、规格繁多,其安装方式各异,故在施工期图下达后,要仔细阅读图纸和产品资料,进行正确的安装,达到合理使用的目的。如图所示。

  15.2.2.4 探测器的接线与安装

  1) 探测器的接线,实质上就是探测器底座的接线。在实际讯息工期中底座的安装和接线是同时进行的。

  2) 探测器底座在安装时,先将预留在盒内的导线用钢丝钳剥去绝缘层,露出线芯10~15mm,剥线时,注意不要碰掉编号套管。将剥好的线芯顺时针连接在与探测器底座的各级相对应的接线端子上。需要焊接时,导线剥头应焊接焊片,通过焊板接于探测器底座接线端子上。

  3) 预先将底座适配件固定在天花板上,然后再将底座安装在适配件上,这种表面布线方式如图所示。

  4) 在固定底座之前,先将电缆(线)穿过底座橡皮保护垫(用尖锥穿孔),拉出60~70mm.

  5) 防潮型底座适配件上还可加装保护栏。在探测器底座或适配件上还可安装标记牌。在底座上锁定件成防盗安装,这时只能用改锥才可去掉锁定件,必需使用专用的探测器更换器才可取下探测器。

  15.2.2.5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安装

  控制器一般安装在消防控制室或消防中心(亦称火警值班室)。

  1) 从控制器安装

  a 从控制器(区域控制器)和大多数能用控制器(包括主控制器)一般为壁挂式,可以直接安装在墙上,也可以安装在支架上;墙内预埋分线箱。

  b 控制器周围应留出适当空间,控制器机箱两侧距墙或设备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1.2m.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不应小于1.5m.

  c 控制器安装在墙面上可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如果控制器重量小于30kg,则使用Φ8×120膨胀螺栓;若重量大于30kg,则采用Φ10×120膨胀螺栓固定。

  d 安装在墙上应安装牢固,不得脱落。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加固后再安装。

  e 安装时首先根据讯息工期图位置,确定好器的具体位置,量好箱体的孔眼尺寸,在墙上划好孔眼位置,然后进行钻孔,孔应垂直墙面,使螺栓间的距离与控制器孔眼位置相同。安装控制器时应平直端正,不端正时应调整箱体上的孔眼位置。

  f 如果控制器安装在支架上,应先将支架加工好,并进行防腐处理,支架上钻好固定螺栓的孔眼,然后将支架装在墙上,控制箱装在支架上。

  2) 主控制器安装

  a 主控制器(集中控制器)或组装在标准控制柜、控制台中的从控制器(区域控制器)一般为落地式安装,柜下面有进出线地沟。如果需要从后面检修时,柜后面板距离不应小于1m,当肖一侧靠墙安装时,另一侧距墙不应小于1m.

  b 主控制器的正面操作距离:当设备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控制盘前距离不应小于3m.

  c 主控制器箱(柜)、操作台的安装:应将设备安装在型钢基础底座上,一般采用8~10号槽钢,也可以采用相应的角钢。型钢的底座制作尺寸,应与报警控制器相等。基础型网的制作及报警控制器在型钢上的安装,可参见成套配电柜(盘)及电力开关柜安装的有关内容。

  d 当火灾报警控制设备经检查,内部器件完好、清洁整齐、各种技术文件齐全、盘面无损坏时,可将设备安装就位。

  e 报警设备固定好后,应进行内部清扫,用抹布将各种设备擦干净,柜内不应有杂物,同时应检查机械活动是否灵活,导线连接是否紧固。

  f 一般设有主控制器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规模都较大。竖向的传输线路应采用竖井敷设,每层竖井分线处应设端子箱,端子箱内最少有7个分线端子,分别作为电源负荷线、故障信号线、火警信号线、自检线、区域号线、备用1和备用2分线。两根备用公共线是供给调试时作为通讯联络用,由于楼层多、距离远,在调试过程中用步话机联络不上,所以必须使用临时电话进行联欢。以上分线端子对于传统的集中-区域控制器系统方式适用。

  g 控制器内从下面开始通过连线整理板顺序连线。

  h 按楼层分别设置火灾专用配线(或接线)箱作线路汇接。箱体用红色标志为宜。

  i 设置在专用竖井内的箱体应根据设计要求的调试及位置,采用金属膨胀螺栓将箱体固定在墙壁上。

  j 配电线(或接线)箱内采用端子板汇接各种导线,并应按不同用途、不同电压、电流类别等需要分别设置不同端子板,并将交直流不同电压的端子板加保护罩以进行隔离,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

  k 箱内端子板接线时,应使用对线耳机,两人分别在线路两端逐根核对导线编号。将箱内留有余量的导线绑扎成束。

  l 从电缆一次侧取出各线芯,如图顺时针打开护皮;对于有颜色的对线,先取出带颜色的单线,之后取出标准颜色线;探测器的“+”端应接红接,“-”端应接蓝线,其余各线根据用途选定不同颜色区分。注意1次侧与2次侧的卷法(方向)正相反。

  m 导线绑扎成束后,分别设置在端子板的两侧,左侧为控制中心(主机)引来的干线,右侧为火灾探测器及其他设备的控制线路(终端),如图所示。

  n 在连接前应再次摇测绝缘电阻值,每一回路线间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10MΩ。

  o 单芯铜导线剥去绝缘层后,可以直接拉入接线端子板,剥去绝缘层的长度,一般比端子插入孔深度长1mm为宜。对于多芯铜线,剥去绝缘层后应挂锡再拉入接线端子。具体连接方法有卷成圆环状、连接金属圈和绝缘压接帽等。

  p 接线时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15.2.2.6 无论火灾报警控制器、自动灭火控制设备,还是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器安装要求基本相同,分别按壁挂式和落地式两类安装。引入控制器的导线配线应整齐,避免交叉,并用线扎或其他方式固定牢靠。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火灾报警控制器内应将电源线,探测回路线、通信线分别加套管并编号层显示器内应将电源线、通信线分别加套管并编号;联动控制器内应将电源线、通讯线、音频信号线、联动信号线、回授线(反馈信号线)分别加套管并编号。以往套管编号一般用人工手写,现在采用电脑数字印号机专用于不同规格套管编号,字迹清晰。所有编号须与讯息工期图上编号完全一致。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并应采用管卡固定,其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0.5m.接线端上的接线必须用焊片压接在接线端子上,每个端子的压接线不得超过两根。导线引入线穿线后,在进线管处应封堵。控制器的交流220V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主电源应有明显标志。在控制器安装过程中,严禁随意操作电源开关,以免损坏机器或导致外部联动设备误动作。

  附件下载:

表格.rar
文件类型: .rar c3c3eb11920516726f328552f2f3cb09.rar (702.52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