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
某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20-03-05 10:17:17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95.2 KB
  • 资料分类: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某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
四、地质灾害防治分区与工作重点
(一)分区原则
(1)根据地质灾害现状,确定需要保护的对象、范围和防护的级别,结合国民与社会发展现状与规划作为分区的主导因素。
(2)以定性分析为主,防治区重要性划分,主要根据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人为活动状况、防护对象(包括人口密集城镇、重要工矿、交通、河流、水利设施等)重要性、社会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国家重要工程布局综合确定;
(3)划分重点、次重点、一般三级防治区,把高易发区中主要城镇分布区、规划的新城镇区、经济开发区、铁路、国家级和省级交通干线、通航以及有重点水利电力工程分布的河流沿线、重大工程布局地带划为重点防治区;
(4)尽量保持行政单元的相对完整性,防治分区界线以地质灾害易发分区界线和行政区界线为主,结合防治点的影响范围和人为活动强度综合确定。
上述以外的高易发区和中等易发区中城镇分布区、居民集中分布区、重要交通干线、河流沿线、规划的新城镇区、经济开发区、重大工程布局地带划为次重点防治区,
上述以外的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划为一般防治区。
(二)分区标准
(1)重点防治区:易引发或较易引发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大,已建或规划的重要基础设施、城镇、人口集中居住区、风景名胜区、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和铁路、国家级和省级公路交通干线、重点水利电力工程等基础设施、通航的主干河流等需重点防护的区域;
(2)次重点防治区:易引发或较易引发地质灾害、危害程度较大,较重要基础设施、城镇、厂矿企业等分布的区域。
(3)一般防治区:地质灾害发育较易引发或易发程度低、危害程度较小,一般基础设施、城镇、厂矿企业分布的区域。
(三)防治分区
根据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全省划分为重点、次重点和一般三大防治区(考虑县级行政单元中的相对完整性,重点、次重点级别防治区范围适当外延);再根据各区中主要地质灾害种类及防治对象划分为不同的防治亚区,共计划分为19个防治亚区(见表4-1)。
(四)防治分期及工作重点
1、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Ⅰ)
本防治区目前除局部地带发育岩溶塌陷外,均属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地质灾害造成重大损失及重大级以上的隐患点绝大部分发育在该类型防治区内。防治地质灾害的重心在矿区、交通动脉地带及城市区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类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开展矿区、主干河流、城市区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开展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2、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Ⅱ)
本防治区目前有少量的重大级地质灾害隐患点,属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滑坡、崩塌、泥石流发生频繁,局部地区地下蕴藏着较丰富的煤炭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仍应密切关注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和防治,开展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3、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Ⅲ).
本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是对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灾害隐患点进行搬迁避让或勘察治理;对建设工程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推荐下载
评论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土木工程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