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灰色预估模型现如今在机电工程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对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机电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与现存的不足,明确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中建立灰色预估模型的必要性,进而对其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造价中的应用展开具体研究,以保障工程建设造价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经济投资效益,实现企业的可循环发展。

关键词:灰色预估模型;工程造价;机电工程
灰色预估模型是根据过去和现在已知信息和确定的消息建立引伸从过去到未来的灰色模型,确定系统发展变化方向趋势,根据对数据的统计制定规划决策,提供方案依据。在对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预估造价时,运用灰色预估模型做系统性的预测,根据过去项目案例所整理的历史数据,结合实际项目的工程总造价进行具体分析,建立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灰色预估模型,可为工程预算、工程招标、项目策划提供数据依据。
1机电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与现存不足
根据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标准与管理体系,制定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现阶段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体制与项目工程理论方法研究仍存在一定差距[1]。现如今,很少有发达国家和地区采用传统的统一标准定额管理工程造价体制,但我国机电工程造价管理仍然使用该体制,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公路工程发展较为落后,现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与技术水平无法满足工程项目继续发展目标,传统的造价管理体制仍存在很多不足与不准确性。在对工程项目管理进行指导和定额编制造价方案时,要逐项套用定额,计算工程量较大,对于文件编制人员与数据统计人员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要求,因计算工作量大、难度高,所以很容易出现错误,同时编制时间也相对过长。我国社会现阶段经济飞速发展,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已无法满足发展需求。
2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灰色预估模型建立的必要性
我国早期的工程建设中主要采取指定方式,由施工单位向下级分派任务,建设单位在工作期间没有外部压力与内部工作动力,导致工程建设时会存在周期过长、成本过高、预算与实际偏差大、效益获利低等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体制发生变革,项目工程的实施也发生改变,当前项目工程主要采取招标模式,招标制度实施可以推动工程建设发展,提高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积极性,推动市场良性竞争,避免市场垄断现象。工程项目的招标是我国工程项目建设中较大的改革措施,现已成为工程项目的主要经营模式,我国工程建设招标制度已逐渐趋于成熟,并不断改革完善。工程项目实施招标计划,对于招标单位来说总体要求性更强,对建设项目有总体价值预估,根据不同项目建设阶段,做出资金投资估算预算与招标控制。对于承包商来说,要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就要根据不同的策略方法制定招标报价方案,设计和选择最优方案,既不浪费资源,又能保障建设质量。项目工程在招标时有多家竞争单位进行招标,不同企业之间对于价格的预算决定了项目的最终结果,灰色预估模型的应用无疑增加了项目工程预测的准确性。有助于建立科学化管理制度,用最快的方式对项目工程做出预估。1982年,邓聚龙发表论文“TheControlProblemsofGreySystems”(灰色系统的控制问题),这是灰色系统理论开始的标志,灰色系统理论主要利用已知数据对未知灰色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小样本不确定数据来做出准确性判断,对事件做出完整性描述。灰色预估模型的提出,对各个行业领域的项目数据预测都起到一定作用,应用在工业、农业、经济、管理等多方面,解决了生产中所面临的问题。灰色预估模型的建立将历史数据进行统计、深入分析,去预测未来发展方向,通过该系统对数据的分析可以明确企业的系统行为与管理系统运行机制,有规律地研究发展变化,制定出科学化、可发展的有效措施,确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运用灰色预估模型的前提,是要对数据进行严格缜密的数据调研,做出有科学性的规划方案。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项目建设较为复杂,工程报价贯彻整个工程实施过程。在进行工程建设前期项目准备中,工程报价是极为重要的环节,这就要求企业对工程做出准确性的预测,对工程的实施做出预测模拟,确定预计报价来制定报价的标底。在工程项目竞标中对工程造价的预测是决定竞标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也是确保企业在项目工程中获取经济效益的保障。
3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造价引入灰色预估模型
灰色预估模型主要是针对收集过程中不完全的信息及数据开展研究的一种方式,是根据不完全的信息数据做出决策判断与控制的系统模型,可以控制未来观点,设定执行方案。从系统角度分析研究来说,是通过过去已知或不完全的信息去推断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信息完整,对未来发展做规划,做出更明确的数据表现。灰色预估模式中的“灰色”主要是指未来未知信息,因数据来源为已知信息系统,所以在收集统计数据时,要保证信息数据的绝对准确性。灰色预估模型是灰色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根据其关联度灰导数等一系列观点与数学分析方法建立连续的微分方程[2]。灰色模型可以通过部分数据和少量数据进行建模分析,从而做出未来预测。因该种方法的预测性、准确性较强,现已逐步应用到各个领域发展中。通过数学模型建立来描述未知数据是作为系统数据定量分析中有效的研究方法,然而数学无法完全模拟真实的系统管理,真实的系统管理过程中会被周围环境与市场变化波动影响,这都是数据模型中无法模拟的变动性因素。预测类模型主要是GM(1,1)模型与其扩展模式,预测类的模型主要包含包括GM(1,l)模型、DGM(1,l)模型和灰色Vcrhulst模型(非线性预测方法)等,是微分方程,但具备微风差分指数兼容性等性质特点,拓展了数学建模的样本数据局限范围,创新了数字模型使用方法,GM(1,l)模型是对项目机电工程进行灰色预估模型的理论基础,通常用于对数列的预测、报价的预测等方面。
4灰色预估模型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预估是较为复杂的工作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四大系统:监控系统、收费系统、通信系统、隧道机电(含隧道消防、隧道供配电、隧道监控等)。四大系统中的监控系统、收费系统及隧道机电系统属于电子工程类,其中隧道机电系统电力监控、消防设施属于电气工程类,通信系统属于通信工程类,系统中所涉及到的领域知识广,涵盖多种行业多个专业性领域,机电设备更新换代快,市场价格波动大,为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预测提高了难度,这就对工程造价人员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不但要熟悉公路机电工程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对公路工程涉及到的市场波动及相关法律有所了解。为实现灰色预估模型应用于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中,要根据机电工程项目造价的数据统计做历史分析,总结和预测出在未来方向发展中最优解决策划方案。利用灰色预估模型与机电工程知识体系对工程造价进行系统分析,给出工程的总造价、人工费、材料费与设备使用费等工程建筑指标。在采用灰色预估模型做项目分析时,要保证模型预测的精准度,为降低在预测时的误差,通常将预估数据与传统数据方案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以此来检验模型的准确性。根据项目工程要求的不同设定允许误差范围,标准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一般误差在5%左右。
5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造价后期管理
5.1健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应建立健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完善管理系统,降低工程造价,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招标的成功率,贯彻落实规章制度,提高工程建设的工作效率,项目工程建设中随着时间的改变和市场的波动,会出现机电设备、工程材料的物价变化等问题,因而在前期做工程造价时要对市场可能出现的波动因素作具体分析,减少因价格波动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加强管理人员对该系统的管理。5.2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根据灰色预估模型预测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造价,在后期工程建设中要加强对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前期在工程准备阶段中要确定好工程设计、工程方案,避免多次修改。经过审批核对后的方案不能随意改动,防止出现数据误差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管,保障项目工程顺利实施。在完成招标过程的工程报价预算过程中,要对工程造价进行监管,防止企业内部人员的暗箱操作导致预算不合理,防止因招标时的恶意竞争等多种原因导致企业招标失败。工程在施工阶段要对工程各个环节进行人员监督,将责任明细划分到管理层,使各个阶段都有专人负责,发生问题能及时追究,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保证项目工程的顺利完成。5.3提升项目施工人员整体素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改革,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工程造价管理来说,工作人员要具有报价预算的业务能力,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素质,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等多方面知识,通过多方面完善自身知识储备来对工程进行总体造价分析。在施工企业中,很多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素质相对较差,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执行能力较差、工期较长、成本增加的问题。因此,在工程开始前,企业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施工人员自身的素质水平,当工程内部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时要对技术人员做好培训工作,加强技术人员对新技术的适应速度,加快施工工期,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水平。
6结束语
本文通过机电工程造价概况做具体分析,研究如何将灰色预估模型应用到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造价中,建立完整的造价分析体系与微分方程模型。利用灰色预估模型对项目工程进行分析,做好前期工程方案设计的准备工作,制定出项目工程实施方案的最优计划,同时灰色预估模型对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工程预算、成本管理、过程控制、项目监督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