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公路建设工程中,非常有必要进行施工沉降观测工作,开展这项工作能够有效的提升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提高公路施工的决策能力。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实践工作,首先要加强施工组织的管理工作,保证沉降观测工作中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其次,必须正确分析沉降观测数据,用观测结果顺利的指导施工工作的进行。 

  【关键词】公路建设;路基;技术分析;沉降观测 

  1 布置和选埋观测点 

  在工程设计书的指导下,布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位置主要可以考虑在路堤与路肩上分设三个不同的沉降点,其中安设一个沉降点在路堤中央分离带上,另两个沉降点分别布置在路肩的两侧,而这三点必须保持成为一条直线,以便于今后开展断面沉降情况的测定。沉降板作为沉降点的基本观测标志,通常由一根直杆钢管和一块钢板组成,前者的直径控制在30~40mm,后者大小大约控制在400mm×400mm×9mm,沉降杆每一段的长度可以设定在20cm左右,最长不超过30cm,其与填土的高度呈现正相关。沉降板需要预先进行底座的埋设,通常可以考虑将其埋设在砂垫层上,也可以安设在路基底面,根据相关规定与实践操作的经验,一般会在每层土都设定埋设点,根据实际情况再设定埋设的深度与点数,最浅和最深的埋设点应当按照一定的理论依据进行,一般而言,前者埋设在基础底面下方的50cm处,而后者需要在压缩程度较低的岩石层或者砾石层上,或者比压缩层理论厚度更深。 

  2 控制沉降观测的精度 

  在实践经验中,有三条主要的标准分析沉降观测的精度:1)沉降量大小;2)在沉降观测的过程中,分析其产生的偏差与工程结构在合理情况下允许的变形值的比例;3)运用相关规定估算允许偏差。本文将研讨的重点放在观测精度与沉降量大小二者的相互关系上,即观测精度与沉降量大小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在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沉降量变化情况涉及很多方面,其主要关系到设计总沉降量的大小、地基处理方式、控制沉降的方法、软基厚度、填土高度、观测频率等方面。稳定状态,在理论上包括了两层意义,首先是当路槽区的工作处理完毕后,通过超载与堆载等方式预压后,判定路基是否稳定,可以通过2个月以上的连续观测,如果在每个月中实测沉降速度不超过5mm,那么路基的状况相对稳定;其次是在稳定路基之后,对基层、底基层与油面层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通过2个月以上的连续观测,如果在每个月中实测沉降速度不超过3mm,那么可以视为路基的状况相对稳定。显而易见,在上述的两种情况下进行沉降量的测定,对观测精度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使用精密仪器测量数据,从而增加了观测的工作量与观测的难度。所以,在施工的所有工期中进行分阶段的观测更为科学。 

  3 沉降观测的时间 

  根据“公路软土地基设计与施厂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在沉降观测与稳定观测的过程中,需要严格依照设计单位的设计文件进行,同时也要符合承包方与发包方的合同文件中的有关要求。通常,观测频率需要符合沉降发生的速率,二者呈现正相关。如果在填筑的过程中超过了极限高度,路堤的稳定性则会降低,所以要求份填一层均要观测,增加在间歇期的观测次数;而位移曲线如果忽然变大,则需要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关措施来防止发生不良后果。每填筑一层都要进行数据观测,如果填筑的时间并不是很短,则可以每三天进行一次观测,在进行路基中心的观测过程中,沉降速率超过1cm/昼夜便需要立即停工,防止路基不稳。在完成路堤的填筑以后,观测预压期间通常都是每个月或者每半个月进行一次,可以根据堤基的稳定情况来进行观测,到预压期结束后便可以停止观测。 

  4 沉降观测的成果分析 

  (1)路基沉降会受到填筑高度的影响,填筑高度增加,路基沉降也会增大,在路基将要完工或者已经完工,路基沉降的变化就会变的缓慢,一直到路基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在填筑工程的初期,因为地基本身具有一定的承受力,而在这个承受范围内,地基沉降就会发生一种弹性的变化方式,也就是当填土高度增加,地基沉降也会随着增加。当填土的工序进行到一定的程度,填土所造成的压力已经超过了地基的承受能力,这个时候地基就会处于要限状态。而填土工作在继续进行的过程中,由于高度一直在增加,地基的承受能力已经超负荷,原来的土体的结构就会发生改变,土体内部的颗粒被挤压开始重新排列,变成了另外一种结构,就会加强地基的承受能力。地基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也就造成了地基的沉降。(2)为了让地基尽量保持原样而不发生沉降,在施工的时候,最好选用低液限粉土或者低液限粘土作为原料。填土的时候要分层,每一层的厚度最好在10~30cm之间。 

  5 整理测量成果 

  首先就要对数据以及计算结果进行验证,考察观测的限差是不是在合理范围之内,有没有完整的文字说明,然后根据正确的数据制作表格,对相邻两个时期的观测结果进行计算。 

  6 沉降观测技术注意的事项 

  在公路建设中,对地基沉降进行观测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这种观测的结果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同时可以良好的预测今后工程中的沉降量。所以,在进行观测的时,我们要注意到下面几点: 

  (1)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工程,就需要建立一种机制专门用来对沉降变形进行观测。这个机制要求在现场就得出变形观测数据,只有及时得出这种数据,才能让结果更加准确。这就对观测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数据和报警值进行对比,可以判断变形量是不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是不是紧急到需要向监理、建设单位以及施工单位通告,可以使沉降的观测结果准确及时的传达出去。同时,还可以通过科学的预测,找到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段,这就可以对信息反馈进行完善,指导工程顺利的进行下去。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事先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以及工作程序,建立一种逐级汇报的观测体系,责任落实到个人,保证沉降观测这项工作可以顺利的完成。 

  (2)要对观测精度标准、沉降观测方法、观测数据汇总制定详细的计划,保证观测数据可以正确以至精确。根据各种不同的地质情况、不同的施工要求以及不同的设计要求对报警值进行监测。正常的情况下,路堤在填土期沉降的速率为10~15mm/d为标准范围。在预压阶段会有所不同,路基在三个月内的沉降数率不超过5mm即为合理,只有达到上述的指标,才可以真正的进入施工的阶段。正确的对沉降进行观测,得出准确的数据,可以对工后的沉降量进行预测,同时推算出土方的工程量,在此基础上预防涵洞、桥梁等一些建造物的两边出现高差,还可以减少完工后出现的高差,对施工的进行有指导作用。 

  (3)沉降观测点设置的位置要合理,这样观测出来的数据才是正确的,才能对施工具有指导的意义。科学的设定沉降观测点,所观测出来的土体的情况才会更真实,更科学,更准确,这样对于这个工程的进展才能发挥正面的作用。要想科学的设定沉降观测点,就是要把工作基点、基准点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埋设以及制作,并且要远离变形区进行埋设,通过制定具体的措施来对工作基点、基准点以及观测标的进行有效的保护,保证观测到的沉降数据比较完整以及连续。同时,需要对观测点进行特别的保护,防止观测的结果时断时续。 

  (4)要对沉降工作要点进行审定,加强编制,保证方法和手段的同一性。如果出现观测的数据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表格样式也不同,相关人员对于现场相关情况没有做出全面了解,那么,就很难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对沉降变形也很难作出正确的分析。所以,观测人员和数据统计人员一定要积极配合工作。 

  (5)定期对观测的仪器进行全面的检查,以保证可以得出准确的数据。观测仪器在使用之前或者使用之后都要做仔细的检查,以确定仪器没有被损坏,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