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变形观测能准确反映建筑物的变形程度,进而确保施工人员和建筑安全。本文从建筑工程变形观测的意义与特点出发,探讨了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变形观测的内容与实施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变形观测;实施应用 

  一、建筑工程变形观测的概述 

  建筑工程的施工营运期间,受到地质条件、土壤、地下水位、气温和外力荷载的影响,建筑物会发生垂直或水平位移、倾斜裂缝等变形。这样的变形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就会影响其正常使用,更可能威胁其中的人身安全。因此,开展变形观测工作,掌握建筑物的变形规律及程度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它还能够为合理设计与制定措施提供准确的资料。一般来说,建筑物的变形观测有三个特点:(1)观测精度高。精度的要求取决于允许变形值和观测目的。(2)观测量大。变形观测需要考虑变形的时间效应,所以需要以一定时间周期进行反复观测。(3)观测结果处理严格,采用严密的处理方法。 

  二、建筑工程变形观测的内容 

  就目前来说,建筑工程变形观测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沉降观测。这是指对建筑物基础在垂直方向的观测,通过精密水准测量对观测点进行周期观测,相邻两期的高程差就是沉降量。(2)水平位移观测。这是指对受影响的建筑物及工程设施在指定的平面上进行观测。一般来说,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布置基准线或位移监测控制网。利用基准线法又因基线建立方法不同而有所区分。(3)倾斜观测。这是指观测建筑物的倾斜度,一般是测定建筑物上层相对下层的高差与水平位移,分别计算相应的倾斜度。建筑物轴线投测方法可以确定其水平位移。(4)裂缝观测。发现建筑物裂缝,应全面观测每一裂缝的位置、走向、长度、深度与变化程度,并做好相应编号记录。此外还有挠度观测、风振变形观测、日照变形观测等。 

  三、变形观测的实施方法步骤 

  1.变形观测的方法。变形观测的方法一般有:(1)常规测量方法。常规方法测量灵活准确,它是通过如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等仪器,进行水准测量、高程测量、导线测量等。(2)摄影测量方法。一般有数字摄影测量和实时摄影测量,不接触建筑物确定变形过程及变形位置,该法信息量大同时观测时间短。(3)空间测量技术。例如全球定位系统、卫星测高、基线干涉测量都是空间测量的手段,这些先进技术都可用来观测大范围的变形。除此之外,还包括各种准直测量法、挠度曲线测量、微距离精密测量法、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法等特殊的局部的测量方法,这些方法一般可以连续自动检测和遥测。 

  2.变形观测的实施步骤。建筑工程变形观测的实施步骤是一个步步相扣的循环过程,每一步都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变形观测的实施步骤可简要概括为以下四步:(1)设计变形观测方案。观测前,相关人员根据变形类型、测量要求与地区条件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然后确定观测方案。观测方案应包括:建筑物观测类型、观测的技术标准、观测的周期和精度方法,观测点的布设、观测仪器等等。(2)布设变形观测点。变形观测点一般有变形点和控制点。控制点一般有基准点、工作基点以及联系点、定向点等。基准点应设置在长期稳定位置。工作基点应选在靠近目标并利于测量的稳定位置。联系点是为连接基准点和工作基点而设置的,应顾及它的连接构形。观测点应反映变形特征,并可通过邻近的基准点观测。(3)准备观测仪器。相应的仪器设备应满足观测要求,并在使用前进行检验和校正,保证各项指标达到相应的精度要求。(4)观测变形。做好之前的准备工作后,考虑变形观测的周期性和时效性,应定期进行观测工作。一般为确保观测稳定,对控制网进行重复观测。初次观测应增加观测量,尽量保证观测条件、仪器保持一致。(5)整理分析观测数据。现场获得的数据,应整理计算观测资料,研究其变形规律和特征,做好相应的分析报告。一般来说有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整理观测资料,绘制相应变形曲线,为后期做好准备。第二方面是依据变形分布图和各影响因素,分析观测结果,明确建筑物变形过程,并探索出其内在原因和规律。第三方面是反馈调整,做好安全保障措施。根据分析结果要分析策划方案的正确性,及其实施的严格规范性,并给相关部门指导性建议。对于一些不符合未采取安全措施的单位,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责令其暂停施工,共同研究制定方案,防止发生意外。 

  建筑物破坏性变形危害已逐渐得到人们的了解和重视。然而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更应严格根据变形类型和测量要求优化测量方案,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确保观测结果的经济可靠。 

  参考文献 

  [1]梁文东,何庆旭.浅谈建筑物变形观测[J].建筑与工程,2008(36):128 

  [2]王小明,叶敦,勇陈焯.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浅析[J].江西测绘.2010:44 

  [3]龚建伍,郭金芳,徐礼华等.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若干问题探讨[J].勘察科学技术.2003(6):24~26 

  [4]陈正阳,曹传芬,郑军.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精度和观测方法[J].中外建筑.2003(6):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