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建筑工程硕士论文参考文献范例,欢迎阅读查看。

  参考文献一:

  [1]M.K.Amar,M.F.Mohammed.Areviewonenergyconservationinbuildingapplicationswiththermalstoragebylatentheatusingphasechangematerials[J」EnergyConv.Manage,2004,45:263-275.

  [2]齐琳,甘南藏区民居地域适应性研究,[DB],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3]孙北,西部藏族建筑地域文化延续性研究——以青海恰卜恰镇为例,[DB],北京:清华大学,2008.

  [3]付祥刹.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34.

  [4]K.Darkwa,P.W.0_Callaghan,Simulationofphasechangedrywallsinapassivesolarbuildings[J].AppliedThermalEngineering,26(2006);853-858.

  [5]JosephC.Lam,LiuYang,JiapingLiu,DevelopmentofpassivedesignzonesinChinausingbioclimaticapproach[J].EnergyConversionandManagement,47(2006)746-762.

  [6]S.S.Chandel,R.K.Aggarwal,PerformanceevaluationofapassivesolarbuildinginWesternHimalayas[J],RenewableEnergy33(2008)2166-2173.

  [7]K.C.Parsons,HumanThermalEnvironments-Theeffectsofhot,moderate,andcoldenvironmentsonhumanhealth,comfortandPerformance[J].SolarEnergy,2005.

  [8]徐宗威,西藏传统建筑导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43-83.

  [9]DruryB.Crawleyetc.ConstrastingtheCapabi1itiesofBuildingsEnergyPerformanceSimulationProgramesVersion1.0July2005.

  [10]DruryB.Crawleyetc.ConstrastingtheCapabi1itiesofBuildingsEnergyPerformanceSimulationProgramesVersion1.0July2005.

  [11]宋德萱.节能建筑设计与技术[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1.

  [12]肖肖伟.藏西南边远地区直接受益式太阳能釆暧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0.

  [13]刘加平,杜高潮.无辅助热源被动式太阳房热工设计[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1995,27(4):370-374.

  [14]龚书章《大棚子下的马赛克——1990年以来的台湾建筑图景》[J].建筑学报,2013,(04),8-12.

  [15]李冠麟论宜兰县政大楼的地域性[M].桃园:铭传大学建筑研宄所,2005

  [16]黄哲渊地域性住宅风貌的研究一一以宜兰厝为例[M].台北: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建筑研究所,2004.

  [17]萧百兴《斯地降临——东海神话暨其早期建筑设计论述》[J].城市与设计学报,1998,(05),63-104.

  [18]赵晓慧《黄声远,心存善念——interior人物》[J].室内,2003,(12),154-159.

  [19]黄声远;郭文丰;王俊雄;王增荣《其实,不必所有的事都准备妥当才可以开始的!》[J].台湾建筑报导杂志,1998,(11),38-44.

  [20]黄声远《影响1991-1993年间,我在EricOwenMoss事务所看到的故事》[J].台湾建筑报导杂志,2002’(08):40-49.

  [21]黄声远建筑师事务所《森林里的生活门户——进行中的宜兰火车站前都市魅力再造》[J].建筑,2004,(11):64-75.

  [22]黄声远《从环境中回头思考生活的价值》[J].建筑向度2_新地方vs新专业,1999,16-24.

  [23]《黄声远的会唱歌的房子——地下茎机器》[J].城市建筑,2004(02),46-54.

  [24]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1960.

  [25]阿尔多.罗西著,黄士钧译城市建筑学[M].背景:中国建筑工业版社,2006.

  [26]黄声远,田中央工作群《罗东文化工厂》[J].新建筑,2013(02),20-23.

  [27]赖素铃《黄声远一打造一个可以散步的城市》[J].艺术家,2002,(08):302-307.

  [28]田中央工作群;黄声远《宜兰河畔与旧城生活廊带,宜兰,台湾,中国》[J].世界建筑,2009,(05):34-37.

  [29]田中央工作群;黄声远《罗东小镇日常生活廊道的蔓生行动,宜兰,台'ft,中国》[J].世界建筑,2009,(05):38-39.

  [30]黄声远建筑师事务所《丢丢当计划首班车~首班车:宜兰火车站都市魅力再造》[J].建筑师,2009’(02):48-54.

  参考文献二:

  [1]日本道路公团.日本高速公路设计要领[M].交通部工程管理司译制组译.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1.6

  [2]CEN:ENV1993-1-1Eurocode3,DesignofSteelStrueture:part1.1generalRulesandRulesforBuildings[S].1992

  [3]刘素芳.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中南大学,2006

  [4]JTGD80—2006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5]建标[2011]124号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6]马晓敏.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浅析[D]:[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9;

  [7]罗艺晴.江西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设计策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09;

  [8]初梅.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研究—以沈大高速公路服务区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9]成鑫.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服务楼优化设计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10]楚连义.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及建筑设计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9;

  [11]石磊.刘素芳.高速公路沿线房屋建筑的设计与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188-189

  [12]郑蔚澜.关于高速公路房建功能布局和建筑规模控制的探讨[J].公路交通技术,2002,(4):60-62

  [13]高考元.合芜高速公路收费站建筑设计[J].安徽建筑,2001,(4):24-25

  [14]董睿.浅析高速公路沿线建筑设计[J].公路,2004,(6):93-96

  [15]李璐辉,赵阳,梁海.壮族建筑特色在高速公路建筑上的尝试与运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20):233-235

  [16]吕宗让.高速公路沿线建筑设施设计[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9):21

  [17]蔡业青.高速公路附属区房建工程设计与建设管理[J].建筑设计,2006,(8):25-28

  [18]曹钢,周平,蒋跃等.高原高等级公路站点房屋建设特点[J].西南公路,2012,(1):78-80

  [19]Ontario.RoadsideSafetyManual.1993

  [20]维基百科[OL].2002

  [21]常兴义,曹豫涛,于瑾等编著.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及设施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22]U.S.DepartmentofTransportation,FHWA.ManualonUniformTrafficControlDeviceForStreetsandHighways[M].FHWA,1988

  [23]NCHRPReport230.RecommendedProceduresfortheSafetyPerformanceEvaluationofHighwayAppurtenances[J],1995

  [24]穆莉英.高速公路服务区合理规模与布局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07;

  [25]MollyFarrell,LizVanderHoven,TedannOlsen.VermontRestAieaUsesGreenWastewaterTreatmentSystem[J].PublicRoads,2000,(6):51~53.

  [26]ErieLohan.,RestStopFeaturesEcologicalWastewaterTreatmentandWaterReuse[J].LandandWater.2006,(l):33~37.

  [27]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8]曾业成.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与设计若干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5;

  [29]NCHRPReport230.RecommendedProceduresfortheSafetyPerformanceEvaluationofHighwayAppurtenances[J],1995

  [30]Rawlings.Romy.HealingGardens.Minocqua.WI:WillowCreekPress.1998

  [31]J.deD.Ortuzar,ModelingTransportJohnWiley&Sons.1994

  [32]RichardP.Dober.CampusDesign.NewYork:JohnWiley&Sons,,Inc,1992[33]MildredF.Schertz,AIA.CampusPlanningandDesign,McGraw-HillBookCompany

  参考文献三:

  [1]刘加平,杨柳,刘艳峰,田国民.西藏高原低能耗建筑设计关键技术研宄与应用[J].中国工程科学,2011.10.

  [2]崔志有.高海拔地区建筑节能[J].科技向导,2013(35):207.

  [3]刘建平.西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探讨[J].技术交流,2009(11):46-48.

  [4]GBT50785-2012.《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条文》[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5]李百战等,《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条文》介绍》[J].暖通空调,2013(3).

  [6]GBT50785-2012.《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条文说明》[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7]李聪颖.《浅谈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特殊性》[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2(11).

  [8]于海洋等.《西藏土地荒漠化遥感监测》[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7(3).

  [9]王斌.西藏宗山建筑初探[DB].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06.

  [10][EB/OL].中国发展门户网.[2012.7.27].[11]王恒一等,《太阳能的特朗伯墙与高效集热墙的对比分析》[J].太阳能,2010(6).

  [12]郭一君.建筑结合环境设计的低碳生态型[DB].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0.

  [13]祁清华.川西高原生态建筑被动采暖技术研宄[DB].四川:西华大学,2010.5.

  [14]罗光华.高寒地区利用太阳能改善农户热舒适性的实证研究一一以甘南临潭县附加阳光居室为例[DB].甘肃:兰州大学,2011.11.

  [15]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中国建筑节能现状与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3.

  [16]庄春龙.青藏高原北部地区相变轻质哨所太阳能采暖研究[DB].重庆:重庆大学,2011.10.

  [17]周娟.适应气候的西藏建筑特色研究[DB」.天津:天津大学,2010.6.

  [18]王培清,冷御寒,徐国涛.西藏藏东南地区民居建筑热环境现状分析[J].建筑科学,Vol.28,No.3,2012.3.

  [19]达娃扎西、黄凌江.西藏传统平顶民居建筑气候适应策略及其文化转意[J].华中建筑,2012.4.

  [20]王嘉.西藏地区被动式太阳能建筑采暖研究[DB].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08.5.

  [21]毛刚、樊晟.西南高海拔山区城市化的地域性策略探讨[J].城市化研究,第25卷,第10期,2001.

  [22]付祥别.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9.

  [23]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发展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3.

  [24]高静.建筑技术文化的研宄[DB].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1.

  [25]王培清,冷御寒,徐国涛.西藏藏东南地区民居建筑热环境现状分析[J].建筑科学,2012.3.

  [26]王绍亭,陈新民.西藏地热资源及地热发电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电力,1999(10).

  [27]桑国臣.西藏高原低能耗居住建筑构造体系研究[DB].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10.

  [28]李驰.西藏建筑的前世今生——拉萨地区建筑地域性研究[DB].天津:天津大学,2010.8.

  [29][EB/OL].电网与清洁能源.[2009.2.7]

  [30]K.Kami1.Experimentalandtheoreticalinvestigationoflatentheatstorageforwaterbasedsolarheatingsystems[J].EnergyConv.Manage,1995,36:315-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