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定题目与大纲

(一),写作前的思考与分析(pre-writing analysis): 

经过课堂的讲解与讨论以及初步蒐集资料後,你大都已决定自己或报告的方向.接下来的作法是:

1,决定主题与题目(topic) 

一篇报告或论文的论点或立场是否明确或有创意,主要在於该篇论文是否有个明确且新颖的主题.一般人容易把主题与题目混淆.题目可说是我们所要研究的特定范围,而主题则是我们对某个题目所下明确的论点.主题必须明确,清楚,有力,最好不要含糊不清或模稜两可.

鉴於一般人都不懂得把自己的论点与分析根据一个明确的主题(thesis

statement)而加以推演发挥,陈述一个强有力的thesis statement,而且以它作为整篇文章或报告结构的依据,让各段落紧密衔接,一环紧扣一环.一般说来,主题以放在引言(introductory paragraph)的後半部最有效.至於整段引言该如何起头,也需要特别的指点.如果明确直截地把注意的焦点指引出来,然後很地引向明确的主题.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主题(thesis statement)和topic sentence一样有时是暗示隐含的(implied)而不直接陈述.

定题目的方法

A,先拟定一个对自己有浓厚的兴趣的题目.既使所拟定的题目,研究范围太大,其实无所谓,但务必要有浓厚的兴趣,因为作者浏览群书,蒐集资料,整理分析,到撰写论文,样样都需要兴趣配合,方能达臻事半功倍之效,而研究问题的冲刺力才会历久不衰.

B,尽量缩小题目研究范围,至於把题目缩小到什麼程度,全靠蒐集的资料与个人处理这些资料的能力来做决定.通常学生喜欢从大题著手,但在图书馆阅读一些前人的之後,发现资料太多不易细读,才选定某一个问题的某一层面或选择某种研究的观点或方法,以逐步缩小题目范围.因题目小,较易於蒐集资料并可整理详尽的书目及资料卡.再者,观念较易集中,精华较易摘取,往往可以深入问题中心,而不流於肤浅,作者才有可能有个人的创见或新发现.

C,对前人的类似研究作一彻底的文献探讨,对所要撰写的题目更进一步的认识,作者必须检讨前人的文献,其目的在了解迄今那些已有圆满的答案,那些是细微末节的小问题,那些问题太空泛,目前不适合研究,那些问题仍然众说纷纭等,如遇有怀疑的问题,当然应予深究.同时作者藉此触类旁通,发现一些灵感并了解所拟定的题目是否已有前人做过类似的研究,也可了解自己的兴趣到底有多大.

D,多问问题.在探讨已往的相关文献时,不妨多问问题,如言心哲(1938:11)所问的:「这个问题有无再加研究的必要 有无重新研究的可能 这个问题的知识,是否仍有缺陷,尚待补充 我们若拿来再作的时候,又有多大的益处 」当然我们可以再问前人所研究的理论,方法,过程是否能加以修正,充实,扩充,甚至取代 在探讨的过程中,我们的概念与所思考的问题都会随著修正,所拟定一般性的题目也随之缩小成特殊性的题目,一直到找到合适的研究题目为止.此即孔子所谓的「温故而知新」.

E,提出假设(hypothesis),就是对所研究的问题提供可能有创意的答案,所谓「答案」应包含作者需要证明的观点和意见.以供後学者从事後续研究之,以便测定该假设是否合理健全.最基本的理由就是一篇有价值的论文,并非拾人牙慧,综合已往的相关文献作摘要式的概述,而无新的创意.

2,找一些支持你的主题的文章摘要

寻找文章中,你觉得值得深入探讨的某项问题.从文章中找出支持你的一些实例,同时也设法找出一些相反的例子,以修正自己的看法.如此反覆推敲,逐渐修正自己的论点.话虽如此,我们一般写学期报告或论文所犯的共同毛病,就是缺少一个明确有力的主题.许多学生以为把自己对某个subject的了解全盘说出来就成了,而且篇幅越长表示自己越用功.说到写报告更是大量引用原文或其他研究批评,少有自己独到的批评与创见.我们必须明了引文(quotations)要运用得当,或用来支持自己的论点,或作为辩驳的对象,以澄清或强调自己的论点.而且,观念的创新,简洁,清晰,有力的书写能力,以及有效地运用蒐集得来的研究资料才是我们该加强的.

为了便於说明旁徵博引,引经据典的概念,先引述美国参议员葛伦之名言:「如果抄袭一个人的作品,那是剽窃;如果抄袭十个人的作品,那是做研究工作;如果抄袭一百个人的作品那就成为学者」.李振清(1984:44)认为「参考资料的功能,是用以支持,印证研究者的基本论点.这里的「抄袭」是指参考的资料的「蒐集,引用」与再创造」.他非常同意葛伦这段极具启示性的话.而另一位学者闻见思(1981)有更清楚的诠释:直抄一篇文章的是人是笨伯,把许多人的文章加以摘录,排比,写成一篇文章,不注明摘录文章出处的是文抄公;能够注明来源的就是研究生,抄得高明的还可以得到硕士学位.假如能像李白,杜甫那样,把抄袭得来的东西融汇而贯通,消化而吸收,写出的作品已非本来的面目.化前人的心血为己有,那就是已臻於神出鬼没的「神偷」功夫.到了神偷境界,就可以成为文豪与学者.

事实上,英国家培根(1561-1626)早在三,四百年前曾比喻做学问有三种人:第一种人好比「蜘蛛结网」,其材料不是从外面找来的,而是从肚子吐出来的;第二种人好比「蚂蚁囤粮」,他们只是将外面的东西,一一搬回储藏起来,并不加以加工改造;第三种人好比「蜜蜂酿蜜」,他们采摄百花的精华,加上一番酿造的功夫,做成了又香又甜的糖蜜.

由此观之,文抄公想成为妙手神偷,应效法蜜蜂酿蜜的方法,采摄百家之言,择善而从,加上一番创造的功夫,持之以恒,才有可能成为学者.如何采摄百家之言呢 简言之,广博蒐集研究和参考资料,细微观察,然後予以归纳,分析,批判,是做任何研究得基本功夫.有了此功夫,撰写论文时,才能旁徵博引.如果只是随兴所至,东摸西摸,不深入了解,没有基本功夫,因所知有限,必致陷於困穷,将来作研究不易有成就.

区别原始资料(primary sources)和第二手资料(secondary sources) 原始资料通常包括原作者的出版作品之原始手稿,日记,信函,访问谈话的原始笔录,实验报告等.第二手资料概括有百科全书,参考书籍,专门报导,评论或专家学者对某一原始作品所作之分析,评论,诠释等.在评价这两种资料时,我们必须用判断力来分辨其间的特性与可信性.(甲)就原始资料来说,我们必须判断资料本身的可信程度如何 从材料中归纳出对报告有帮助的结论.(乙)就第二手资料而论,我们必须决定原作者本人是否值得信赖,并且要辨别书中何者为事实,何者是原作者自己引申的见解.

资料之消化:天下没有纯粹创作的作品,不管是文艺的或是的,因为任何学问都是知识与经验的累积.消化蒐集不易的资料,就是对前人研究的精华,多方吸收,择善而从,「写出的作品已非本来的面目.化前人的心血为己有,那就是已臻於神出鬼没的神偷功夫」(闻见思先生语).关於创作,周延鑫(1981:13)给了一个很适当的例子并说明之:例如大家都知道爱因斯坦是发现光电效应的人,可是第一个造电视机的人不是他,念物理系的人一定都同意,如果没有电光效应发现在前,电视机一定很难发明的,所以一个成功的创作产品,创作者一定是吸收了很多先人们的发明,他先将别人的发明加以吸收,融会贯通以後再加以重组与利用;也就是对已知的真理先用别人的看法来自我模仿一番,然後对未知的真理加以推理与认同,如果发现了前人所不知的事物原理,那就是有创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