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问,为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保障水平,中央决定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多措并举,进一步提升了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从整体来看,国内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小少问题,本文就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1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现状

1.1宣传工作不到位

首先,由于农村居民知识水平有限,受教育程度低,加之受传统取用水习俗,所以对安全饮水重视度及认识度不够高。由于在前期工作中宣传不够深入,导致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困难;其次,村民传统意识根深蒂固,自古挖井取水,免费用水思想观念很难转变;最后,国家对水费的定价并未充分参考群众意见,同时难以深入调查取证,使得部分家庭困难的居民难以负担水费。

1.2管理机构职责不明确

我国各地区均建立了各级水利工程管理站,但监管职能作用发挥的不好,尤其是乡镇水管站重视程度不高,对辖区各项水利设施疏于监管,人为破坏现象时有发生,保养维修不及时,有的饮水工程建成后不久就不能很好的发挥效益。部门和乡镇村组管理职责不明确,导致出了问题后滞后性强,从而影响了工程效益的止常发挥。造成重建轻管的弊病难以真止解决。其次,成立的村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协会,因没有报酬,管理人员积极性不高。

1.3水质安全管理不足

水是生命之源,其安全程度决定了人畜的健康发展程度,在国家提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前题下,由于经验不足以及科技的欠缺,只是对河水、山间水进行简单过滤沉淀后就进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而一些细菌并未得到消灭,人民身体健康仍存在较大潜在威肋、,用水安全存在较大隐患。其次,农村而积较大,人民居住地较分散,水源检测点较多,人力不足,不能够定点定时检测,所以水质得不到保障。

2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优化

2.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当今,我国综合国力己步入世界强国之列,尤其是近几年,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也迅速推进,使得新农村发展地繁荣兴盛。国家应加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资金投入力度,调动社会各界力量,以此来筹集饮水工程投入资金。另外,政府可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来鼓励企业或者个人的投资,来确保安全饮水工程的顺利进行。

2.2完善饮水工程管理机制

发展是前进的,只有不断完善相关管理机制,才能使饮水工程得到发展。而经验是在不停地摸索和总结中得出来的,各地政府不仅要重视工程的建设,更要重视饮水工程的管理和运行和制度的完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各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完善饮水工程的管理机制。与此同时,应注重人才技术的培养,创新相关管理机制,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需求。

2.3落实水价水费收缴工作

我国把以人为木作为执政理念,就要求国家从人民群众的根木利益出发,为人民谋利益,谋发展。所以国家在落实水价之前,应深入了解群众意见以及各地实际情I'll,',组织水务水利、物价等部门要进行调查取证,由于各地区发展程度不同,所以水价也会相应不同,政府应确立一个合理范围,并且确定相关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并出示相关证据,打消百姓的顾虑,做好水价区间价位的不同,防比过度浪费水资源。

2.4加大安全饮水宣传管理力度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运用好各种形式的宣传,例如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世界水周进行水法宣传,进村入户开展农村安全饮水宣传活动,来提高农村居民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宣传安全饮水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来提高广大村民对安全饮水的重视,减少农村涉水性疾病,提高健康水平,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同时要培养村民安全饮水、节约用水的意识,创新性地举办安全饮水知识竞赛活动,形成全民重视水资源的良好风气。

3结语

人的生存离不开水,水是万物之源。而安全饮水工程为我国农村人民提供了健康保障,随养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的繁荣兴盛,农村人民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这就体现了国家建立安全饮水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由于经验不足,以及科技力量的薄弱,应重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明确职责,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不断推进安全饮水工程的长足发展。使农安全饮水工程真正成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