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万丈高楼平地起”“手可摘星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刻都在和庞大的建筑打交道,因此,建筑安全与否就成了我们不得不在意的一个问题。电视、报纸、网络上时不时出现的豆腐渣工程伤人事件令我们不寒而栗,为了避免因建筑质量不达标而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屡次发生,我们应该对建筑安全问题重视起来,认真分析建筑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及时做好防范,避免同类型事故的悲剧出现。

关键词:防范措施;建筑安全事故;发生原因

1引言

“上海‘12•29’坍塌3人死亡”“上海丰和建筑劳务有限公司‘6•24’坍塌死亡事故”“莆田5•4在建钢结构办公楼坍塌”等这些因建筑质量不合格而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令听者为之震撼。据不完全统计报告,我国每年因建筑质量不达标而产生的人员伤亡事件达到一万以上。庞大的数据资料让我们感到吃惊,建筑安全问题必须提上日程,刻不容缓。本文针对多数造成建筑安全事故产生的普遍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适当的预警管理办法,以供参考。

2“豆腐渣工程”渣在材料和环境

据不完全统计,100件建筑安全事故中,由于建筑材料的不合格而产生的安全事故比率高达百分之六十五。近些年来,钢筋、水泥、砖头等大部分建筑材料价格时有上涨,就拿今年来说,在春节刚过完后,沙子价格与去年相比每斤约上涨了六毛钱。虽然单独看这个价格不算很大,但是就建造一栋普通的楼房而言,大约需要几万斤的沙子,这样一结合大大增加了投资预算。所以,一些开发商或工头为了从中捞取更多好处,往往拿着买优质材料的钱换取劣质材料,这样一来承重钢筋变得不再承重,挡风玻璃变成了弱不禁风的纸片;试问用这样滥竽充数的材料堆砌而成的建筑怎能不发生安全事故?除了建筑原材料所造成的安全事故之外,绝大部分安全隐患出现在工人施工过程中。一些工地不把工人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没有为工人配备一些保障人身安全的措施,如安全绳、防护网等,只给工人一顶极其简单的头盔。建筑施工过程中,工人经常要在距离地面几十米的高空工作,没有较好的安全防护措施这些工人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会面临死亡。

3“豆腐渣工程”渣在管理

一般情况下,一个工地在施工的过程中,每道工序的开始和结束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核,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工地的施工场所距离审查人员的住所都比较远,或由于收受贿赂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审查过程不会按照规定的流程那样严格执行,大部分审查人员以各种理由对上级进行敷衍。除此之外,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在建筑过程中,上到经理、下到工人之间没有合理的配合机制,管理措施不得力。项目部对施工班组管理不力,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赶工程进度,有些管理人员不分昼夜地让工人干活,不考虑工人实际身体承受情况,在规则的边缘疯狂试探。但是,规矩就像一把尺子一样,对建筑业来说,完整有效的规则就像是一条横跨生死的边缘线,尊重规则平安无事,而如果为了图省事儿,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违反规则,那么这条边缘线也同样不会善待你。

4从源头抓起,建立严格的原料审核制度

都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既然建筑原材料的不合格是造成安全隐患的一大问题,那么我们可以从原材料抓起,从根本上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第一点,除了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之外,为了防止施工方对材料的恶意替换,项目管理人员要成立考察专项小组,对工地的施工情况进行实时报道;第二点,有些施工人员为了减少自己的劳动量在施工过程中偷懒,减少混凝土的使用量、泥沙混合物比例不达标等,这些现象同样对后期的建筑安全产生隐患。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项目组要对施工方的团队进行严格的审核,不能为了省钱找一些没有经验的人,同时,项目组还要每天对施工团队进行监督与鼓励。只有从根源抓起,才能更好地把风险降到最低。对建筑业来说更是如此,只有使用合格的建筑材料,才能建造出更禁得起风霜雨打考验的楼房,打好了地基,后面的建造过程才会更加顺利、更加安全。

5各个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各部门之间沟通困难、出现了问题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解决也是造成建筑安全隐患的一大突出问题,为了保证建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封顶大吉”,公司在项目投入建设前期就应该规划出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上到管理层、下到施工组,每个层级之间不仅要有完整的分工,而且还要打破层级之间沟通闭塞这一问题,实现跨部门的有效沟通机制。我们都知道在办一件事情时出现的工序越多,越容易造成失误。在一栋大楼开始实施建设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多个部门的介入,假如下层人员在建筑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但是却不知道该向谁汇报问题,这就属于管理模式上严重的失误。就像国家一样,有专门的热线、日报等渠道为人民服务。建筑业虽然不似国家那样庞大,但是也应该有专门服务于基层的组织出现,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上传下达。

6结束语

本文以绝大多数建筑安全事故产生原因为例进行分析,总结出造成这些安全事故产生的最主要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但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无论原材料多么安全、质量多么有保证;无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多么完善,最主要的还是每个人都把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同时,辅之以物质上和管理制度上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建筑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涛,刘文奇.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J].四川水泥,2017(2):262.

[2]赵俊杰.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研究[J].门窗,2017(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