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安全管理是一个跨学科的管理体系,不仅需要土木工程、安全科学和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和方法,还设计法学、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相关理论。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当前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展望。 

关键词:建筑安全管理;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安全涉及使用者生命财产的安全,对社会稳定大局有着重要影响。因为建筑项目工程具有特定对象、有时间限制、资金限制及经济性要求,其管理具有复杂性及系统性的特点,所以,建筑领域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据有效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1年,我们国家建筑企业伤亡事故平均每年发生1500多起,死亡也有上千人,给国家及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所以,对建筑安全管理进行深入的探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当前建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监管力不够 

  目前我国建筑业安全执法队伍的现状与其快速发展的形势极不适应,全国建筑队伍与执法队伍的总量比例严重失衡。有的地区则将安全与质量监督机构合并, 致使安全专职监督名存实亡。还有一些监管人员,安全业务素质低,安全预见性差,监管效能出现层层衰减现象。 

  2.安全意识淡薄 

  在一些政府和建筑企业中,抓安全生产得过且过,存在着“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普遍现象,对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许多建筑企业没有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摆在应有的位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责任不落实,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只做表面工作,安全管理形同虚设。 

  3.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 

  在我国的建筑行业,建筑工人的主要组成人员大多数来源于进城务工农民, 由于其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因此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方面也比较缺乏。此外,由于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较快,数量也较多,因此出现了比较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施工单位都把大量的资金运用在对设备的更新和对新项目的投资上,从而忽视了对施工人员的技能以及安全意识上的培训,因此从这两个方面而言,我国目前存在着普遍的建筑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的现状。 

  4.责任主体行为不规范 

  建筑施工存在的很多安全问题,都是由责任主体行为不规范所致。有的建筑单位和监理单位对应负的安全责任认识不清;有的建材商提供不合格的安全材料;有的建设单位任意压缩合理工期, 拖欠工程款;还有一些所谓的“重点工程”游离于监管之外,出现监管的“盲区”。 

  5.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足,施工现场普遍安全防护不到位 

  部分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管理混乱、投入不足,安全生产保证能力低下。部分施工企业由于中标价格低、追求高额利润等原因,在安全投入上明显不足,安全生产设施不能及时到位,施工作业安全防护不到位或使用不能满足安全要求的防护材料,造成安全隐患严重,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二、改革的思路与设想 

  综上所述,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提出的“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借鉴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笔者认为应着重对以下方面进行改革和加强: 

  1.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监督机制 

  在认真执行现有建筑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从法规上合理划分建设各方主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重大伤亡事故,强调建筑施工单位按事故鉴定结果承担相应责任的同时,业主应对安全事故承担相应的间接责任,监理单位承担安全事故的监督失察责任,使得建筑施工安全人人关心,建立起一套良性的安全运行制约机制。此外,大力发展安全中介技术咨询机构,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政府监督部门提供专业性的安全咨询服务。 

  2.完善建筑安全事故的记录、检查、申报制度 

  我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了安全事故的记录申报制度,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不能很好的贯彻和落实,建筑安全事故瞒报、漏报,甚至不报现象普遍存在。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从管理制度上堵塞漏洞,建立施工企业安全事故纪录的公告制度, 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其次加大对安全责任事故中的受害人赔偿额度, 根除“私了”现象;第三严厉惩处在安全事故中违法乱纪的人员。从而真正建立起一套权威和透明的、受群众监督的施工企业建筑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和记录资料的档案制度。 

  3.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杠杆对安全的巨大调节作用 

  仅靠法律的外部力量,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真正调动建设各方主体积极主动参与安全生产管理的积极性,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杠杆调节作用。为此,需要大力培育和规范我国建筑保险市场,完善保险立法,促进保险市场的竞争。强制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为其所有雇员办理工伤保险,否则不能取得开工许可,保险公司依据项目情况及企业安全业绩实行弹性保险费率。利用市场杠杆, 形成一种良性的市场运行机制,使安全业绩良好的企业获取实实在在的利益,安全业绩不良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被淘汰。 

  4.大力弘扬和培育建筑企业安全文化 

  我国建筑安全事故中,有相当部分的伤亡事故是由于项目管理者不重视安全生产、当事人存在侥幸心理造成的。有些企业领导把正常的安全投入认为是额外支出,漠视生产工人合法的劳动保障权益,该配备的劳动保护用品不配备,肆意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工人长期处于超负荷、高强度的工作状态(根据笔者调查很多工地工人工作时间均达十小时以上);另外,工人(绝大多数为农民工)由于就业压力和自身素质较低等因素不能通过合法的途径主张自己的权益,往往成为安全事故中的受害者。 

  要彻底扭转这种状况,不仅需要依靠法律的威严震慑和市场经济的有效调节, 还需要常抓不懈的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企业建筑安全文化, 使得“安全为天”,“生命为大”,“珍惜生命”,“人命关天”,“生命重于一切”,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杜绝违章作业”等思想成为企业上下普遍认同的基本准则,切实提高企业各级领导和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生产的意识,在我国现阶段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建筑安全管理研究展望 

  建筑安全管理的研究,经过研究人员30年的共同努力,已经获得了相当丰富的、有意义的成果,对工业界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但是随着建筑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新趋势,建筑安全管理的研究也会有一些新的趋势。 

  1.由于建筑业生产模式的特殊性(单件性、离散性和劳动密集型等),任何成功的建筑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都必须具备较好的灵活性(能够适用于不同项目、不同建筑企业)、实用性(操作简单、可靠,易于被现场施工人员掌握)、整体性(能够同时帮助施工企业实现质量、劳动生产率和成本控制等目标),才能够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起到切实有效的帮助作用。 

  2.目前建筑安全的研究工作大都基于对具体施工项目和事故案例的分析,要保证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就必须对大量有代表性的建筑项目和伤亡事故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因此,对建筑安全的研究往往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和较长的时间,而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则取决于研究的条件和基础材料。 

  3.建筑安全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交叉领域,不仅仅需要安全科学方面的知识和方法,还需要结合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工效学、医学以及建筑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相关理论。无论是对于文化、成本、组织还是技术的研究,都必须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 

  4.从世界范围来看,建筑业仍旧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因此,在设计研究方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人为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调查和研究方法应该尽量简单直观,能够清楚地表明与研究结果之间的关系。 

  5.加强定量研究,建立具体的操作规程和标准。只有明确可量度的指标才能够有效控制风险。在现阶段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安全知识匮乏的条件下,建立可以量化的操作标准,不仅有利于为从业人员建立工作目标,而且便于管理。 

  展望建筑安全研究的发展趋势,以下一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对安全的管理和控制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对施工现场影响安全的因素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研究,对事故发生的规律进行大规模统计研究,探索安全管理和安全控制,应注意的关键环节仍然是建筑安全研究的重要方面,对建筑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安全问题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始终,安全管理是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但当与工期、质量和费用等发生矛盾时,安全要求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尽管诸多成功的工程实践证明安全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引擎之一,但安全的投入、绩效和损失仍然不能像工期和质量等一样被企业看作是经营的驱动力。因为安全的投入、绩效和损失还不能像质量和工期一样被科学地度量,因此也就很难进行定量的管理与控制。只有这个问题得到解决,安全管理才可能真正成为项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由于建筑业个体性强、工作分散、变化无常和安全控制难于全面到位等特点,建筑安全文化的培育与发展对安全管理非常重要。同时,项目管理中不同企业分工合作的总分包体制也要求企业间安全文化的沟通与融合,当然也包括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安全文化。对不同的安全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为项目各方的合作特别是安全方面的合作提供指导性意见,从而使整个项目具有高水平的安全管理。 

  4.建筑安全从技术上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①工程结构本身的安全性,它与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有关;②施工设备的安全性,它与设备供应商的设计、制造以及使用者的操作技术有关;⑧施工过程中的设施、工具等的安全性,如脚手架、基坑支护的安全设计与施工、限制空间进人等;①施工现场和个人保护措施,它们主要与现场的技术管理有关。这四个方面都有大量的研究工作亟待进行。 

  5.近年来,新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机械不断被应用,对建筑安全提出了新的伺题,同时,计算机、网络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为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可能的手段。建筑业作为一个变化较慢的行业,需要对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在相关行业的应用)保持持续的关注,探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新途径。 

  四、结束语 

  建筑安全事故每年都给国家、家庭和个人带来巨大的损失,但安全事故并非不能预防,不能进一步降低。根据研究和大量的实践证明,提高企业现代安全管理水平是减少安全事故最有效、最经济、最直接的手段。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建筑安全管理还有很大差距, 但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因此,在理论上深入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安全管理方法, 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升和推广,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田元福,浅析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与对策[J],安全,2010. 6 

  [2]李慧民,现代建筑安全管理发展对策及研究[J],山西建筑 201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