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生产的一个重要部门,是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行业进行生产的重要手段,奠定着人民物质生活的重要基础。而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中,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甚至已经有人将建筑业归类于“高危行业”。安全问题的存在极有可能威胁到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建筑业施工安全的保障,要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生产建设的安全系数,给建筑业一个持续、光明的发展前途。

关键词:建筑业; 施工安全; 现状; 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世贸组织后,国民经济迅速腾飞,稳步向前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便是建筑业市场的高度繁荣,然而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这个行业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施工安全就是建筑业发展过程中一项不得不重视的环节。

一、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虽然,经济效益是企业生产活动的中心,也是企业全部工作所追求的最终目的,但是安全工作却是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企业利益的前提和基础。无论何时,安全都是第一位的,企业是否重视安全生产问题,关系着企业的核心凝聚力,也是企业对外影响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可以使员工增加对企业的信任度,工作效率也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提高。

二、当前建筑施工出现安全问题的几点原因
  建筑行业本身的特点
  建筑业施工场所多为露天场地,高空作业频繁,工种交叉多,且常出现道路堵塞等问题,容易出现高空坠落、机械伤害、触电、塔吊倒塌、爆炸这几类事故。另外,施工现场大多环境恶劣,空气质量较差,粉尘多,容易对施工人员的呼吸系统造成损伤,出现职业病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了。
  (二)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
  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针对从业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安全事故问题,国家及有关政府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法律和政策措施,来加强施工安全系数,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时有发生,建筑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对于国家有关加强安全管理的政策措施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对于相关文件精神的学习也远远不够,执行起来也自然就不够到位。在一些地区,甚至还停留在突击性安全检查的时代,日常的监督管理措施并没有落到实处。
  (三)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
  施工单位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并没有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摆到正确的位置和应有的高度,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管理工作在保障施工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安全责任意识不到位。相当多的一部分企业的安全监管实质上只是纸上谈兵,管理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也十分倦怠。一些监管单位形同虚设,在职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警惕性都不够,具体的安全检查制度和测控体系也不够健全。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施工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重大漏洞,极有可能应该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承担主要责任。
  施工操作人员本身的问题
  建筑业的施工和从业人员大多数是学历不高的农民工,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较差,大部分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培训也还远远不够,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麻痹大意,违章作业现象屡次发生。例如,河南省某报报道的工人触电身亡事故,据知情人员透露,该事故的发生是因为施工人员将电焊机用电直接接在了火线上,而不是按规定进行“三级漏电两级保护”。这个实例也反应出从业人员素质高低对施工安全造成的重大影响,必须重视提高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要坚持“安全第一”的施工理念,才能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其它因素
  虽然我国在建筑行业的相关法律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在某些细节方面仍然不够健全,体制上仍然存在一些漏洞。另外,某些企业有时会因眼前的微小的利益而对安全生产有所松懈,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安全生产虽然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但其中也包涵了追求经济利益的目的,所以这种投入其实也是一直有创造价值的活动,企业应该正视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三、如何解决安全隐患,保障施工安全 
  安全问题的解决关系着未来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变目前建筑行业中存在的问题。
  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健全约束机制
  自1998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颁布施行以来,为了扶持我国建筑安全生产走上法制化轨道,国家建设部已经加快了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法规的步伐,先后颁布实施了《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管理规定》《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等一系列的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这些措施的采取,使得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工作逐步实现了有法可依,慢慢走上法制化道路,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也有所增强。
  企业应做好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划与合理布置
  企业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时刻注意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科学的、定量化的管理,例如宣传、警示标语的设置,要做好细节方面的工作。施工现场的合理化布局也是充分展示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施工现场其实就相当于是施工企业的门户,处处体现着该企业的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企业内各部门要做好对监管工作的协调,不能出现缺位现象,杜绝互相推卸责任,完善监督体制,切实落实好相关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首先应该明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依此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条例,正确看待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的关系,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对安全工作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和放松。其次,安全生产需要企业各部门的协调努力,齐抓共管,彼此互相监督,实行分级管理,逐级落实,都要切实履行安全监管的职责。
  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
  施工安全管理应该落实到现场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工作人员,切实落实责任制和安全体系,将职能人员、项目经理、安全员等人联系在一起,对施工过程中设施的安全性和防护的有效性要进行重点监督和检查,检查的重点可以围绕在高空作业、电气线路、机械动力等方面进行,尽量定期组织安全工作联络人员进行信息交流会,及时反映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供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的信息,以便于继续向上级机构申请技术或资金方面的支持。施工现场各类设施的使用,要严格执行相关使用说明书的规定,确保安全使用各种施工设备。
  要加对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使他们从根源上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丰富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这样才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或是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但需要强调的是,此类培训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工作种类、不同工作强度的工作人员,需要进行的相关教育也是不尽相同的。
  强化舆论监督,促使政府部门加强安全监管
  现代社会,舆论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公众的监督对政府部门的各项工作可以起到有力的监督和促进作用,对于政府相关人员安全监管工作的懈怠现象,可以适当利用主流媒体的监督,促使其正视自身的问题。将政府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敦促其强化工作力度,时刻关注施工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
[结语]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需要付出长期关注和努力的工作,社会各界应该齐心协力,推进安全监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施工之前、施工过程中、工程竣工后,这三个阶段都需要时刻注意安全监管,采取措施提高对安全事故的防范和抵御能力,最大限度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参考文献:
[1]董顺义.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5,31(4);126-127
[2]邓龙海.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