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健康和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安全管理能为员工带来幸福,给社会带来稳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发展。任何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都离不开安全工作,安全工作是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整个项目管理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保证施工过程中人,物的安全,有利于工程实施的正常进行,是保证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对实现项目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很大的帮助。本文着重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方法和经验进行介绍。

    关键词: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安全管理
 
    一、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状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根据2004年的统计数字,目前建筑企业达4.5万个,建筑业从业人员3050万人(其中80%以上为农民工),占全国工业企业总从业人员的三分之一强,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5.06%,占全世界建筑业从业人数的四分之一。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历史上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本建设。2004年我国基本建设投资达到14440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6%.近几年来,建筑业总产值平均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1999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达15151.5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9%,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经过体制改革和产业调整,我国建筑业已经形成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工程总承包,第二层次是施工承包和专业承包,第三层次是劳务承包。
      从建筑业所有制结构来看,现有国有建筑企业9458家,占整个建筑企业5%,从业人数765万人,占建筑业人数的25%;城镇集体企业26.818家,占整个建筑企业的60%,从业人数1003万人,占建筑业从业人数的33%;乡镇建筑企业和个体建设者的从业人数占整个建筑业人数的42%.如此的产业规模、发展速度、结构布局和施工层次以及庞大的施工现场和施工队伍,给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近几年来,建筑业因工伤亡事故仍占有相当的数量,职工伤亡人数居全国生产性行业的第二位,约占全国非矿山企业伤亡总数的三成多。从1994年到2004年间,我国每年平均发生建筑施工伤亡事故1530件,死亡1560人,重伤718人。从1995年开始,全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连续五年出现下降的好势头,但是三级以上重大事故有上升的趋势。到2004年,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伤亡事故932件,死亡1.097人,比前一年下降7.58%,但其中三级事故共40件,死亡160人,上升15%.
      根据导致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目前我国主要的建筑安全事故类型分别是高处坠落、电击伤害、物体打击和机械伤害。
      工程建筑的巨大投资和从业人员规模使得安全事故所造成的后果异常严重和巨大。发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意外伤害事故不仅给受到伤害的个人及其家庭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还对施工企业和建筑项目的业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法律责任。国外统计表明,建筑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在英国可达项目总成本的36%,美国工程建筑中安全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占到其总成本的7.9%,而香港地区已达到8.5%.我国虽然没有正式的统计数据,但相信不会例外。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上,这一比例已经超过了国内承包上的平均利润率的3-5%.我国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水平一直比较低,每年由于安全事故丧生的从业人员数千人。特别是近年来重大恶性事故频发,已经引起我国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落后的安全生产水平已经成为阻碍国家建筑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我国建筑业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是极其严峻的。事故的频繁发生,一方面造成十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同时也制约着正常的生产建设和经济运转。在政府机构改革和企业改组改制工作中,探索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如政府机构改革,必然会使有关执法主体发生变化,有些法律法规调整的对象也发生了变化。新的形势给安全生产的法制建设带来了新的问题。建国以来,我国在建筑安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曾经取得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制定了许多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的不断增加,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建筑业从业人员以及全社会都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在1998年3月1日正式生效的《建筑法》第五章第三十六条至五十一条对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各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目前改善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迫切性。因此,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研究和分析我国建筑业现状,寻求避免建筑事故的方法和途径,已经成为我国建筑工程界和研究界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业是危险行业,每年困施工伤亡事故而死亡的人数仅次于交通和煤炭行业。目前,业内人士把我国建筑生产安全问题的成因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缺乏适合市场经济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
      我国工程建设投资体制的变化使原有的建筑生产安全管理已经适应现在的建筑生产方式,因此一直由政府主导的安全管理出现了很多管理漏洞,再加上有关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监管效率低,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敛使安全管理不到位。适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法律手段与经济手段并行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尚未形成。
      二是安全管理手段治标不治本
      多年来,我们的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一直是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蘑事后教育、轻事前预防,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管理手段粗放、易表面化,导致无法从事故发生的源头人手,结果自然是事倍功半。预防和控制施工伤亡事故的关键在于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识别潜在风险,发现并且消除导致事故发生的必然原凼,最终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小。在圈际建筑安全管理领域,事故致因理论被广泛运用,陔理沧指出事故的发生是多个未果事件,也就是那本来会造成损失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造成损失的事件积累的结果。根据上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的统计分析,在330件类似的未果事件中,300件不会造成损失,29件会造成轻微损失,有1件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可以说,施工伤亡事故风险的致害因素中偶然性原因较少,往往是一些未果事件积累的必然结果,伤亡事故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我们的安全管理只有从减少未果事件的发生人手,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施工伤亡事故。
      三是建筑安全管理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目前,发达国家安全理论研究活跃、应用广泛,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理论体系。如安全系统论、安全控制论、事故敛因理论、统计论、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安全评价理论等,为预防和控制事故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我国的建筑安全理论研究非常薄弱,致使建筑安全管理不科学、随意性大、成效低。而且,缺乏理沦指导也是我国建筑安全研究工作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1999年,我国第一个专门研究建筑爰全的科学研究机构-清华一GAMAN建筑安全研究中心在清华大学成立,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研究方向不明确。研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系统性不强,缺乏在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监管机制等重要方而的研究。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国外建筑安全研究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施工伤亡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程度和经济损失、建筑企业和建设项目的投入与效益、预防和赔偿、安全评价、安全技术、安全文化、安全防护、机械设备、电动机具等方面,为建筑安全管理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必须尽快加强安全理论的研究,指导安全管理的有效进行。
        四是建筑企业的事故成本低导致企业对安全缺乏重视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具有系统性、复杂性、连续性的特点,这种特点要求企业为了安全牛产的目的.必须大量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我们的建筑企业发生施工事故之后,但对企业的信用影响不大.对受伤害人员的赔偿费也很低,我国的建筑施工伤亡事故中90%的受害者是农民工,企业的赔偿仅几万元,最多小过卜几万元,可是据测算,每死亡一名30岁男性建筑业农民工的损失成本应在60~80万元左右。业发生事故的成本如此之低,再加上安全事故从表面L看具有一定的偶然件,侥幸心理使企业必然不愿为偶然的、很小的损失,而对安全管理有大量投入.最终导致施工伤亡事故得不到根本的预防和控制。

    三、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两大影响因素
    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与安全事故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反映, 主要表现在身体缺陷、错误行为和违纪违章等三映, 主要表现在身体缺陷、错误行为和违纪违章等三个方面。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 所发生的事故中, 约90% 的原因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 而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又可直接影响人的不安全行为。因为整个劳动过程是依靠人的骨骼肌肉的运动和人的感觉、知觉、思维、意识, 最后表现为人的外在行为过程。但由于存在着如上所述的一些生理和心理缺陷, 都有可能发生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事故, 所以在安全管理中, 一定要把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为关键因素来抓, 在采取对策措施时, 必须针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消除不安全因素的影响。
        二是物的不安全状态与安全事故
         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表现如设备装置的缺陷、作业场所的缺陷, 物质和环境的危险源: 如化学危险源、机械方面的危险源、电器方面的危险源和环境方面的危险源等。人的生理、心理状态能适应物质、环境条件, 而物质、环境条件又能满足劳动者生理、心理需要时, 则不会产生不安全行为; 反之, 就可能导致安全伤害事故。
 
    四、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对策
       针对以上分析提出的建筑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的对策加以解决。
    1.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
    工程项目领导应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明确有关安全技术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 以适应安全管理的需要。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的职责, 建立自身的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 针对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 研究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 改善劳动条件, 消除不安全因素, 预防事故发生, 做好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规章制度是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航标和基本保证, 项目部应根据施工实际需要, 完善和制订各项规章制度, 并严格执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多年实践证明,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得好安全状况就好, 反之安全状况就差。为了更好落地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首先要明确界定各级各类人员及各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 把责、权、利落到实处。要通过签订与各级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书、与各单位和部门签订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协议书的形式, 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并按责任和协议要求追究违章、违约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
    安全管理以 “五无一创建”为目标,“五无”即无重伤以上工伤事故, 无较大机械设备责任事故, 无重大交通事故, 无火灾、洪灾事故, 无恶性治安事件发生;“一创建”即创建一流的安全文明施工工地。坚持以人为本, 教育为先、管理从严、奖罚分明, 做好安全事故的超前防范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树立科学全面的安全观, 从制度、机制、设备、人员、现场管理等方面入手, 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加强安全生产保障和监督体系建设, 实施安全生产全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管理, 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机制, 切实做到安全生产可控、在控和能控。大力推进现场作业标准化、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 切实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提高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水平。加强新工人进场安全教育和培训, 改进安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 切实提高员工素质, 增强全员安全意识, 培育企业安全文化。加强基层班组和民工的管理, 执行班前会制度, 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杜绝事故的发生。
    施工过程应充分发挥安全管理体系的保证职能和监督职能作用, 严格过程控制, 做到事事有人管理, 时时有人负责, 处处有人监督的安全施工局面。加强对施工危险点分析, 开展危险源调查, 进行重大危险源辩识。在此基础上制订危险点预控措施, 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 消除事故隐患, 防止事故发生。加大对危险源的整改消除力度, 对重点项目、重点部位进行重点监控, 做到隐患不消除、问题不解决决不放过。制定重大事故应急处理、救援预案并定期演习。认真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标准化工作, 安全标志、设备标志、安全警示线、安全防护都要作到标准化。
    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的 “必管”原则、 “主管” 原则、“第一责任者”原则, 项目部各级生产经营负责人必须做到 “对上级负责、对员工负责、对自己负责”和安全工作“五同时”。 建立健全各级安全工作岗位责任制, 将安全管理工作职责、任务、目标加以量化、细化、分解, 全面纳入各级管理者的工作职责。以签订《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状》的形式,逐级逐人落实责任。从组织、制度、教育几方面入手, 促进各级管理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行动自觉性。
    加强项目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 目的是使其获得和提高科学的、稳定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能力; 自觉依法管理、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能力; 在紧急、危险、关键时刻能够正确处置的能力; 在施工过程中对危险源、环境因素能预先进行辨识并制定和落实控制措施能力等。使得他们能自觉地履行其安全生产职责, 并关心、支持、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 督促工程项目按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组织施工, 消除施工中的冒险性、盲目性和随意性, 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有效的杜绝各类隐患、控制和减少各类伤亡事故, 实现安全生产。笔者认为, 一个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 应该经历过工程施工管理的全过程, 能够在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督中, 行使其在工作范围内独立的职权。应凭着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施工管理经验, 去发现问题和可能要发生的问题, 并及时指令整改, 这样就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 这样才能体现“预防为主”的真实意义。
    为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意识, 项目部应着重抓安全文化基础建设, 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 使全体员工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是进行经常性的全员安全知识教育培训, 把安全知识、安全技能、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安全法规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使所有人员通过安全教育及技能教育获得长期、稳定的安全操作技能, 做到按安全操作规程施工, 不违章作业; 二是对新进场的员工进行项目、队部、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 主要进行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教育, 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三是抓好电工、电焊工、架子工、爆破工等特殊工种的专业安全技能培训, 经考试合格持证后, 方可独立操作, 禁止无证操作。从加强安全教育入手, 不断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时刻牢记安全责任和使命, 让规章制度真正成为我们工作时的行为准则。
    3、全面发展安全科学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安全技术明显落后,已不能适应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特别是脚手架、模板、塔吊等机械设备的科技含量很低,几十年一贯使用传统陈旧的材料和机械设备。发达国家已实现标准化、定型化和工业化,而我们仍处在手工操作阶段,与其相比差距很大。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集中力量解决安全生产发展的重大和关键性技术问题。同时还应在建筑科研单位或大专科研院校设立安全技术研究机构, 形成一批专门从事建筑安全技术研究的专家队伍, 使建筑业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良性轨道上来从而实现生产的本质安全化,或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如,对于火灾的防范,可以采用防火工程、消防技术等技术措施;对于尘毒危害,可以采用通风工程、防毒技术、个体防护等技术措施;对于电气事故,可以采取能量限制、绝缘、释放等技术方法;对于爆炸事故,可以采取改良爆炸器材、改进炸药等技术措施等。
    4、建立和完善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国外多年的实践证明,安全状况仅依靠外部法律制度强压的被动做法,其效果有限,要彻底扭转被动局面,必须借助市场经济杠杆的巨大调节作用,通过经济手段来强化安全管理工作。由于职业意外伤害保险包含积极的经济激励机制,因此,职业意外伤害保险是当今世界各,国改善建筑业安全状况的一种最为有效、普遍使用的经济手段。
     我国建筑业也采用工伤保险和建筑意外伤害保险(雇主责任保险)两种制度并存。但我国的这些制度都不够完善,还需积极探索。目前,我国主要应积极推行以工伤保险为基础,工伤保险和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相结合的制度,同时积极探索意外伤害保险行业自保或企业联合自保模式,通过工伤保险、建筑意外伤害保险、行业自保或企业联合自保三种保险模式,促进建筑企业以及建筑业职业安全健康水平的提高。
    总之,建立良好的安全管理机制,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用以科学、严谨的管理手段有助于完善法规体系、监督体系,有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生命、财产安全。企业调整价值取向,切实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可持续发展。
 
    五、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控管理及方法
    控制和预防功能, 这并非是被动的防御措施, 而是一种呈主动、积极态势的控制与预防。发挥行政主体的行政监督、行政处罚职能,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 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以及应急预案的训练, 认真开展检查、督促、监控, 认真做好生产作业过程的危险源、危险因素的挖掘、辨识、控制、处理, 努力实现生产环境、作业场所、生产设施、装置设备和作业物本质安全化。
    安全预控是始终贯穿于工程项目全过程的, 它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预防为主, 不放过任何可能发生事故的苗头或工程隐患以防患于未然, 因此, 安全预控是保证各个环节安全的重要手段。具体方法是:(1) 明确各施工阶段安全预控的内容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目标; (2) 对危险点或危险源进行安全分析; (3) 提出安全对策; (4) 坚持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它对整个工程中的安全活动在时间上、次数上、制度上都作了规定, 从而使整个工程的安全检查得到保证, 成为规范化、制度化的检查活动。其次, 安全检查要有明确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 (5) 制定科学的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有利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预控的方法有安全检查和统计分析两种。安全检查的方法, 一般采用看、听、嗅、问、查、测、验、析等方法和检查表法。编制安全施工检查表, 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 确定各项检查项目。在安全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分析, 除了直方图、排列图、因果图法外, 还有对比分析法、分组分析法、平均值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等。通过统计分析法, 可以寻找造成事故的主要问题, 分析事故的分布情况,以便起到事先预防的作用。使用统计分析法还要与技术、管理经验相结合, 才能事倍功半, 取得成效。
    安全工作要以 “严”为前提, “细”为中心, “实”为手段, 预防为主。做好安全生产全过程的安全检查工作, 认真监督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做好隐患及重大事故源途的监控工作。安全检查是发现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重要途径, 是消除事故隐患, 落实整改措施, 防止事故伤害, 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 各级安全组织必须对安全生产的全过程, 各方位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 发现不安全因素必须果断的消除, 不留一丝隐患。安全检查应采用多种形式, 如专业检查、突击检查、定期检查和节假日前后检查等。安全检查的重点是劳动条件、机械设备、现场管理、安全卫生设施以及人的工作状态。通过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现场、查隐患、查事故处理, 对发现问题和隐患应及时整改, 形成闭合循环管理, 使安全管理自始自终贯穿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
 
    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设备的运行安全,产品使用的安全,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稳定需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只有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探索安全生产管理新思路,减少、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真正搞好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才能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推动企业、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
 
    致谢
      这次毕业论文设计,我所做的是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它的涉及面包括我国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状况分析,以及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介绍了安全管理过程中两大影响因素,也提出了科学的安全预控管理及方法,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做出了自己的一点浅薄的认识,不足与欠缺之处还希望得到大家的指点与帮助
       我于2010年9月参与项目施工实习,2011年自主实施与组织了多次项目施工,亲临现场组织,调控与管理,深知安全管理对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的重要性,项目施工若存在安全隐患与安全问题,它所造成的损失,以及带来的连环效应,将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施工安全是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工作的首要重点,在“安全第一”的工作基础上才能保证“质量第一”,从而达到“效益最优化”。项目管理者以及企业秉着“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将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以及推动社会和谐进程的脚步。
         在这次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指导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关于资料的查找以及从初稿到定稿的审核,老师都对我进行了耐心的指导,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在这里我对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感谢建筑行业前辈们的经验之谈,谢你们!!!
 
    参考文献
    〈1〉 陈炳权, 顾志雄, 钱宜均. 工程设备监理. 上海: 同济大
    学出版社, 1997.2
    〈2〉 刘铁民. 加强安全生产监察队伍能力建设探讨. 中国
    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6, 2(5) : 9~12
    〈3〉车轫等. 建筑业安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安全生
    产科学技术, 2006, 2(4) : 88~90
    〈4〉 虞志霞,陆惠民.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建议[J].江苏建筑,2007(5):68~69.
    〈5〉王振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7年31期